第三十八章 定位
��30辆列车的具体身份,并且对其进行了不间断的跟踪与监视。

  真正麻烦的,还是那些公路机动战略弹道导弹,也就是常说的导弹发射车。

  如果俄罗斯的导弹发射车还停留在世纪初的水平,这个问题还不算太大。要知道,世纪初的导弹发射车都有非常明显的特征。比如“白杨m”的8轴maz-79221三用发射车长20多米,运载导弹时的总质量上百吨,在分辨率为0.1米的侦察卫星眼里,其特征显得再明显不过了。问题是,到21世纪中叶,得益于技术进步,战略弹道导弹发射车的特征就不再那么明显了。归根结底,还是战略弹道导弹自身的质量大大降低,从而使其三用发射车的尺寸与质量都得到了控制。比如ss-48的发射质量就只有14吨,不到ss-27(即“白杨m”)的三分之一,加上发射筒,也只有16.5吨,按照承载系数0.3计算,ss-48导弹发射车的总质量仅为55吨,差不多为“白杨m”的一半。在陆地上,100吨的8轴重型车辆肯定要比仅有55吨的4轴或者6轴车辆显眼得多。

  除了导弹发射车的特种不那么明显之外,公路机动部署的范围也要广阔得多。

  俄罗斯的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0万千米,其中能够供50吨级重型卡车通行的大约有5万千米。虽然导弹发射车也需要足够的后勤保障与支援,比如在需要对导弹弹头进行检查的日常维护时,需要完备的辐射屏蔽设备,不然弹头发出的辐射足以暴露其行踪。又比如导弹火箭发动机需要做定期检查,必须在无尘环境下进行,也就需要无尘车间。正是如此,并不是所有军事基地都能支持导弹发射车,必须为其建立专门的军事基地。但是与铁路机动部署方式相比,公路机动部署的最大好处就是基地设置更加灵活,而且大多数基地都利用道路交通系统中的隧道,设在地下洞库内。比如在乌拉尔山就有上百座由隧道连接的、专门为导弹发射车服务的洞库。这种洞库不需要太大,也不需要十分完备的设施,有的只能停放一辆导弹发射车,以及必备的物资。平常时期,大部分导弹发射车都集中部署在邻近的基地,只有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导弹发射车会到洞库内停留,补充燃油等等。遇到紧急情况,所有导弹发射车都将离开基地,完全以洞库为支撑,避免集中活动。

  总的来说,找到240辆导弹发射车,绝对要比找到30辆导弹列车困难得多。

  当然,只要是军事设备,就不可能无迹可寻。

  比如战略弹道导弹都对储存环境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即对温度、湿度、轴向变形量与系统震动频率等等都有要求,特别是在导弹向小型化方向发展,越做越精密的情况下,对这些环境变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拿ss-48来说,要求储存环境的温度在15摄氏度到30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70%,而这些要求明显无法自然形成。如此一来,对储存导弹的发射筒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