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不可为而为之
是战争计划,哪怕是概要,也有所侧重。
在这份针对哈萨克斯坦再次发生军事政变,亲俄政权受到威胁、或者被政变者推翻之后,俄军采取应急行动的计划中明确提到,镇压军事政变的关键在于俄军的反应速度,如果俄军不能赶在其他干预力量之前到达阿斯塔纳,不但无法镇压军事政变,还有可能引发全面战争。
对此,切尔温斯基完全赞同。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去年在哈萨克斯坦的平叛行动,也没有插手哈萨克斯坦新政权的相关工作,但是切尔温斯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去年发生的军事政变就与俄罗斯的情报部门有关,而且后来的平叛行动,以及帮助托斯托耶夫斯基组建政权,都有俄罗斯情报部门、甚至某些军事部门的功劳。
如此一来,俄军总参谋部对哈萨克斯坦的局势肯定非常清楚。
关键是,情报部门与总参谋部不会拿哈萨克斯坦的新政权做实验。也就是说,托斯托耶夫斯基上台之后,肯定会大力清理杜达耶夫的余党,特别是那些忠于杜达耶夫的哈军高级将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过去一年多里,哈军将领更换了近八成,几乎所有忠于杜达耶夫的将军要么退役、要么被安排到没有实权的岗位上。如果不是托斯托耶夫斯基在军队内部的影响力太差,以及新政权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完全承认,恐怕这些杜达耶夫的死忠都不会有好下场。
总而言之,如果哈萨克斯坦再次发生军事政变,绝对不简单。
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国家安全局局长就明确提到,军事政变很有可能与共和国的情报机构,特别是主管对外军事情报的军情局有关,不然阿卡耶夫不会叛变,也不可能组织起如此周密的政变行动。
果真如此的话,军事政变之后,共和国肯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出兵哈萨克斯坦。
虽然没人能够证明共和国部署在本土西北地区的军队已经进入战备状态,也没人能够证明共和国一定会出兵干预,但是在会议上,切尔温斯基就一再强调,因为哈军大部分野战部队的司令官都是在去年军事政变之后上台的,是托斯托耶夫斯基的私党,所以这些哈军野战部队肯定会回京勤王,镇压政变的卫戍部队。因为最近的三支哈军野战部队能在24小时之内赶到首都,所以共和国当局肯定会迅速做出决定,在未来24小时之内派兵入哈,帮助新政权平定叛乱。
对俄军来说,速度就是一切。
准确的是,如果俄罗斯当局打算阻止杜达耶夫回国,就得立即出兵,而且越快越好。
切尔温斯基能够考虑到这个问题,总参谋长乌里杨诺夫、以及总参谋部的高级参谋也能想到这一点,因此在这份并不详细的计划中着重提
在这份针对哈萨克斯坦再次发生军事政变,亲俄政权受到威胁、或者被政变者推翻之后,俄军采取应急行动的计划中明确提到,镇压军事政变的关键在于俄军的反应速度,如果俄军不能赶在其他干预力量之前到达阿斯塔纳,不但无法镇压军事政变,还有可能引发全面战争。
对此,切尔温斯基完全赞同。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去年在哈萨克斯坦的平叛行动,也没有插手哈萨克斯坦新政权的相关工作,但是切尔温斯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去年发生的军事政变就与俄罗斯的情报部门有关,而且后来的平叛行动,以及帮助托斯托耶夫斯基组建政权,都有俄罗斯情报部门、甚至某些军事部门的功劳。
如此一来,俄军总参谋部对哈萨克斯坦的局势肯定非常清楚。
关键是,情报部门与总参谋部不会拿哈萨克斯坦的新政权做实验。也就是说,托斯托耶夫斯基上台之后,肯定会大力清理杜达耶夫的余党,特别是那些忠于杜达耶夫的哈军高级将领。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过去一年多里,哈军将领更换了近八成,几乎所有忠于杜达耶夫的将军要么退役、要么被安排到没有实权的岗位上。如果不是托斯托耶夫斯基在军队内部的影响力太差,以及新政权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完全承认,恐怕这些杜达耶夫的死忠都不会有好下场。
总而言之,如果哈萨克斯坦再次发生军事政变,绝对不简单。
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国家安全局局长就明确提到,军事政变很有可能与共和国的情报机构,特别是主管对外军事情报的军情局有关,不然阿卡耶夫不会叛变,也不可能组织起如此周密的政变行动。
果真如此的话,军事政变之后,共和国肯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出兵哈萨克斯坦。
虽然没人能够证明共和国部署在本土西北地区的军队已经进入战备状态,也没人能够证明共和国一定会出兵干预,但是在会议上,切尔温斯基就一再强调,因为哈军大部分野战部队的司令官都是在去年军事政变之后上台的,是托斯托耶夫斯基的私党,所以这些哈军野战部队肯定会回京勤王,镇压政变的卫戍部队。因为最近的三支哈军野战部队能在24小时之内赶到首都,所以共和国当局肯定会迅速做出决定,在未来24小时之内派兵入哈,帮助新政权平定叛乱。
对俄军来说,速度就是一切。
准确的是,如果俄罗斯当局打算阻止杜达耶夫回国,就得立即出兵,而且越快越好。
切尔温斯基能够考虑到这个问题,总参谋长乌里杨诺夫、以及总参谋部的高级参谋也能想到这一点,因此在这份并不详细的计划中着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