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军事政变
�初,俄罗斯情报机构以类似的办法在哈萨克斯坦策划了军事政变,才让共和国当局无处着手,不能将矛头对准俄罗斯,也就没有报复的理由。

  是否参与并不重要,结果才最为关键。

  所有军事政变都一样,最初几个小时最为关键。如果能够赶在对方做出反应之前控制住局势,政变就成功了一大半。

  从无人侦察机发回的实时影像来看,情况比预料的还要好得多。

  虽然阿斯塔纳卫戍部队只有1万多人,但是阿卡耶夫是来自特种部队的将军,非常懂得如何精打细算的使用兵力。控制了总统府、国民议会、国务院、三军总参谋部、国家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等重要机构之后,卫戍部队正在阿卡耶夫的指挥下,逐步控制首都的对外通道,并且在市区外围的交通要点设置路障,检查过往车辆。为了安抚首都市民,阿卡耶夫除了勒令各大日常用品商店照常营业、且不得哄抬物价之外,还出动后勤部队,在市区内设置了数十个物资分发点,向有需要的市民分派粮食、瓶装水等必须物资。在此之前,上百辆配有高音喇叭的宣传车已经进入市区,从天亮后就开始巡回广播,要求市民尽可能的呆在家里,不要到处走动,即便有需要,也应该首先找就近的巡逻部队寻求帮助。当然,阿卡耶夫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让阿斯塔纳的警察向新政权效忠。在袁晨皓介绍相关情况的时候,阿卡耶夫正在做这件事情,即会见阿斯塔纳警察局长,让这位有20年服役经历的退役军人听从他的指挥。

  可以说,搞军事政变,阿卡耶夫简直是轻车熟路。

  当然,这也离不开军情局的暗中支持。虽然刘晓宾一直缩在角落里面,几个小时下来都没有说一句话,但是裴承毅等非常了解军情局的领导人都知道,这场秋风扫落叶般的军事政变有着明显的“军情局特征”,即策划周密,行动迅速,规模有限。

  问题是,控制了阿斯塔纳,不等于控制了哈萨克斯坦。

  同样的,卫戍部队向杜达耶夫效忠,不等于哈萨克斯坦国防军会向杜达耶夫效忠。

  要知道,在过去的1年多里,在俄罗斯当局的积极支持下,托斯托耶夫斯基几乎铲除了所有杜达耶夫政府的余党。

  虽然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国家,在24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只有不到3000万国民,平均人口密度仅有每平方千米12人,不但比其他几个中亚国家低,就连人口总量也比乌兹别克斯坦少得多。但是哈萨克斯坦却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陆军总兵力超过`10万。更重要的是,受辽阔幅员影响,驻扎在首都附近的卫戍部队仅有1万人,其余九成以上的部队都分别驻扎在其他地区。

  “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