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疯狂备战
因为俄罗斯当局公布的消息非常有限,所以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当时,一些新闻媒体就注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在俄罗斯的官方消息中没有提到协议金额与支付方式。
虽然美国当局有理由大力援助俄罗斯,但是美国企业没有理由做亏本买卖。
正是如此,在俄罗斯当局公布消息之后,一些欧洲新闻媒体就指出,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与硬通货根本支付不了如此巨大的军事贸易项目,在这份一揽子协议背后,肯定有更加惊人的消息。
这一猜测在数天之后就得到了证实。
11月2日,沉默了3天之后,美国白宫终于正式承认与俄罗斯签署了一揽子协议,而且总统正在考虑扩大《对外援助法案》的适用对象,以帮助俄罗斯解决资金匮乏、无法支付合同款项的问题。
这下,国际舆论立即炸锅了。
《对外援助法案》,实际上就是《租借法案》的加强版本,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特别是21世纪20年代之后变化多端的世界大局,由美国当局在30年代初出台的一部具有明显针对性的法案,而其直接诱因就是藏南冲突后的南亚局势。总而言之,这部法案的最大特点就是扩大了《租借法案》的意义,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细分援助对象,以便更加合理的利用对外援助来扩大美国的影响力。
当时,讨论得最多的不是这会给俄罗斯带来什么,而是会给美国带来什么。
如同美国的所有对外法案一样,《对外援助法案》的核心利益不是对外,而是对内,即以保护和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为根本目的。正是如此,法案对援助对象有极为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要求。比如对于首先获益的印度,美国当局就利用该法案的规定,要求印度在接受援助的同时接受美国的改造,即开放国内市场、听取美国顾问的政策建议等等。又比如在依照该法案帮助英国走出第二次马岛战争后的困境时,美国当局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即英国需要尊重美国的利益。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对美国有利,对受援助国却不见得有利的法案,也是一部美国利益集团用来掠夺其他国家的法案。
受此影响,新闻媒体最先关注的就是俄罗斯会不会接受美国的安排。
当然,这显得有点多余。美国当局晚了几天公布消息,表明已经解决了相关问题,不然不会自讨没趣。
11月5日,美国国务院就公布了《对外援助法案》扩大适用范围的细则。
说简单点,就是援助俄罗斯之后,如何确保美国的援助能够收到实际成果。对此,美国国务院提出了几点具体办法。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