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老交替
�内部选举产生总参谋长。因为袁晨皓的资历与功劳摆在那,按照这个办法,只能由他出任总参谋长,所以裴承毅这么做,摆明了是在支持袁晨皓。

  正是如此,2057年初,袁晨皓才相继就任陆军参谋长与总参谋长。

  当然,裴承毅也不是什么都没得到。在颜靖宇的一再坚持下,杨少勇、胡荆安、龙宏恩等人均到国防部出任要职。

  受此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裴承毅与袁晨皓做了交易。

  不管怎么说,到这个时候,共和国新老两代军人间的矛盾已经浮上水面。

  虽然就任刚刚半年,但是凭借之前担任作战处处长的经历,袁晨皓已经被人认为是“中兴总参谋部”的第一人。事实上,袁晨皓在出任总参谋长之后的很多作为,也让人认为,他确实想恢复总参谋部的地位,使其成为共和国的头号军事机构,而不仅仅是国防部下设的军事指挥机构。

  毋庸置疑,袁晨皓这么做,必然激化总参谋部与国防部的矛盾。

  如果在20年前,这还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共和国面对的外来威胁并不强大,但是在世界大战临近的情况下,任何性质的内耗都有可能导致不可想象的后果。别的不说,裴承毅与袁晨皓都是才华横溢的战将,而且都具有统帅的才能,如果总参谋部复兴,战争期间到底由谁来指挥共和国军队?

  问题是,在7月30日之前,这些问题都只能搁置起来。

  虽然根据当时的情况,颜靖宇想过亲自出面干预,但是作为即将离任的国家元首,除非颜靖宇想破坏自纪佑国以来立下的规矩,想在退休之后干预政局,不然他就只能把这个问题留给裴承毅。当然,作为在任国家领导人,颜靖宇可以替裴承毅做好一些铺垫,比如将裴承毅的手下放到重要位置上去。

  必须承认,裴承毅确实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统帅。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裴承毅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但是客观的讲,抛开军事与政治的区别,裴承毅最出众的才能是识人与用人的能力。

  与裴承毅相比,袁晨皓欠缺的就是这种才能。

  从这个角度出发,袁晨皓根本没有对裴承毅构成威胁。换句话说,即便裴承毅退让一万步,以袁晨皓在2057年时的才能,他也无法坐到裴承毅的位置上去,更不可能取代裴承毅。如此一来,裴承毅不但没有理由压制袁晨皓,反而应该利用袁晨皓。为此,裴承毅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袁晨皓锋芒毕露,使外界认为共和国将相不和。

  可以说,裴承毅这么做的时候,表明他已经成为货真价实的政治家了。

  看得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