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拉帮结派
�的压力,使美国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为美国在战后崛起、并且再度称霸奠定基础。
战略方面如此,战术方面也是如此。
拿与俄罗斯联合生产高强度合金来说,美国本土的产能提不上去,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缺乏几种必要原料。虽然美国也是全球3个拥有全部矿产的国家之一(另外两个就是俄罗斯与共和国),但是这几种至关重要的稀有金属的储量却不多,加上共和国的资源企业霸占了全球稀有金属矿藏的大半江山,所以美国只能把希望放在俄罗斯身上,通过输出技术获得俄罗斯的资源。正是如此,在2043年,美国加快了陆军换装步伐,并且在2050年的时候提出了全面换装的设想。要知道,如果没有来自俄罗斯的资源,美国几乎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为陆军大换装。
归根结底,军事同盟只是政治同盟的前奏。
虽然按照国际惯例,军事同盟应该建立在政治同盟之上,毕竟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没有政治同盟,也就不可能有军事同盟,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大国合作中,军事同盟往往会成为政治同盟的前提条件。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是因为在军事上遇到了同样的强敌,原本在政治上完全对立的英国与苏联才结成同盟。
从基本层面上看,美国与俄罗斯的同盟关系实际上也是因为有同一个强敌。
2050年,两个超级大国摆开架势,纷纷为战争做准备的时候,美国朝野上下就出现了是否应该与俄罗斯结盟的声音。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俄罗斯不但不可能成为共和国的盟国,反而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的敌人,所以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下,美国没有理由不与俄罗斯结盟。加上前面10多年的密切经济往来,以及在以军事领域为主的技术交流的前提条件下,美国更应该提高与俄罗斯的关系,将俄罗斯当成盟友看待。
重要的是,美国没有急着走出这一步。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共和国的邻国,而且是最后一个还能对共和国构成现实威胁的邻国。如此一来,如果美国明目张胆的与俄罗斯结盟,共和国当局肯定连想都不用想,就会在两国签订同盟条约之前,出兵攻打俄罗斯,甚至会为此单独发动一场战争。虽然这对美国有好处,至少能够为美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但是也会使美国丧失最重要的盟国,从而使美国在下一场战争中失去援手。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当局也不是笨蛋,绝对不可能在美国与共和国正式开战之前与美国结盟。
正是如此,直到2056年,即俄罗斯与共和国翻脸之后,美国才迈出了结盟的第一步。
当年10月,也就是在裴承毅访问法德意三国之前,美国国务卿以总统特使的身份在访问了哈萨克斯坦之后顺道访问俄罗斯,
战略方面如此,战术方面也是如此。
拿与俄罗斯联合生产高强度合金来说,美国本土的产能提不上去,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缺乏几种必要原料。虽然美国也是全球3个拥有全部矿产的国家之一(另外两个就是俄罗斯与共和国),但是这几种至关重要的稀有金属的储量却不多,加上共和国的资源企业霸占了全球稀有金属矿藏的大半江山,所以美国只能把希望放在俄罗斯身上,通过输出技术获得俄罗斯的资源。正是如此,在2043年,美国加快了陆军换装步伐,并且在2050年的时候提出了全面换装的设想。要知道,如果没有来自俄罗斯的资源,美国几乎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为陆军大换装。
归根结底,军事同盟只是政治同盟的前奏。
虽然按照国际惯例,军事同盟应该建立在政治同盟之上,毕竟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没有政治同盟,也就不可能有军事同盟,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大国合作中,军事同盟往往会成为政治同盟的前提条件。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是因为在军事上遇到了同样的强敌,原本在政治上完全对立的英国与苏联才结成同盟。
从基本层面上看,美国与俄罗斯的同盟关系实际上也是因为有同一个强敌。
2050年,两个超级大国摆开架势,纷纷为战争做准备的时候,美国朝野上下就出现了是否应该与俄罗斯结盟的声音。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俄罗斯不但不可能成为共和国的盟国,反而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的敌人,所以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下,美国没有理由不与俄罗斯结盟。加上前面10多年的密切经济往来,以及在以军事领域为主的技术交流的前提条件下,美国更应该提高与俄罗斯的关系,将俄罗斯当成盟友看待。
重要的是,美国没有急着走出这一步。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共和国的邻国,而且是最后一个还能对共和国构成现实威胁的邻国。如此一来,如果美国明目张胆的与俄罗斯结盟,共和国当局肯定连想都不用想,就会在两国签订同盟条约之前,出兵攻打俄罗斯,甚至会为此单独发动一场战争。虽然这对美国有好处,至少能够为美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但是也会使美国丧失最重要的盟国,从而使美国在下一场战争中失去援手。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当局也不是笨蛋,绝对不可能在美国与共和国正式开战之前与美国结盟。
正是如此,直到2056年,即俄罗斯与共和国翻脸之后,美国才迈出了结盟的第一步。
当年10月,也就是在裴承毅访问法德意三国之前,美国国务卿以总统特使的身份在访问了哈萨克斯坦之后顺道访问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