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东华帝国这是在敲山震虎!
��录机、录相机、冰箱、空调、电饭锅、微波炉、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节能灯等等民用产品在全球大卖。

  这是一个工业爆发的黄金时代,也是奠定产业技术工人蓝领阶层地位的最佳时期。

  高薪资和高福利,再配以严格的劳动合同,东华的工人阶级可以说是最拥护帝国皇帝和皇权的最广大平民阶层。

  苏联在世界各地输出的工人运动,在东华帝国根本就没有市场和生存空间。

  从学徒工到八级技工这个技术等级,让每一名工人都拥有追求上进的广阔平台。

  技师和工程师职称体系,更是激励每一位技术人员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的荣誉动力。

  为了打造东华帝国的国家工业体系,程功可谓是绞尽脑汁。

  截止1942年8月底,东华产业工人队伍已经突破了一千万!

  这对于全国总人口呸足五千万的东华帝国而言,一千万产业工人,加上三百多万农业人口,构成了东华帝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强国基石。

  也正因为要维持并保障这一千三百多万工农大军基数,才使得程功无法扩充军队规模,只能堪堪保持一百五十万常设军队,也造成了东华帝国在军事上守成有余,进攻严重不足的国情现状。

  在没有把非盟彻底地牢牢控制在手里之前,程功是不会让东华帝国发动全面战争的。

  否则的话,程功不会拉着德国和苏联一起来对付英国。

  虽然说东华皇家海军和空军拥有足够的实力打掉英国皇家海军和空军,但登陆英伦三岛的成本太高,东华帝国目前还打不起那种血肉磨坊般的地面攻坚战和消耗战。

  欧洲是德国的欧洲,这是程功对希特勒的承诺。

  这个承诺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东华帝国不能在欧洲任何一个地方驻军。

  对程功而言,驻军欧洲现在明显有点不太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程功不打算干涉战后欧洲的事务。

  扶持德国皇室复辟,同时也德国皇室联姻,这可以保证程功在将来有充份的理由关心欧洲战后的变革。

  坐拥非洲和非盟,并且还掌控着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东华帝国,想要插手欧亚大陆的事务,委实要比后世的美帝更为具备霸权主义的底蕴。

  程功与威廉皇储的这次秘密会晤,共历史意义一点也不逊于不久前结束的“新月岛会议”的重要性。

  后世有不少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