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诡异难测的战局变化!
  日本突然加大了太平洋战争的投入,完全摆出一种要一战确定菲律宾胜负的架势。此举并没有超出美国白宫的意料之外。

  鉴于东华帝国军队已经大规模地出现在非洲战场,胡佛经过再三权衡利弊得失,决定不再参合欧洲和北非战事,而是集中精力于太平洋战争,全力以赴对付日本人。

  已经驻扎在埃及的十万美军,美国政府并没有命其撤军。

  对于规模越打越大的美日太平洋战争而言,派往北非战场的这十万美军,美国政府有之不多,无之不少。

  不过,美国的反应,很是让墨索里尼感觉压力大减。

  希特勒更是决定要以牺牲意大利的利益为代价,尽可能地阻止东华帝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参战。

  无形中,希特勒的这种心态,与本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国首相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有着异曲同工的微妙之处。

  尽管东华帝国没有明确表示加入同盟国阵营,但东华在北非一次性从意大利手里把索马里、南部苏丹和肯尼亚抢过来,还是让英国、自由法国、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士气大振。

  日本内阁再三坚持推脱说是共产党八路军拖住了关东军的绝大多数的主力,使得日本目前还无法再在苏联远东地区开辟第四个战场。对此,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拿裕仁无可奈何。

  毕竟日本人强调的确实是事实。但这并不能成为希特勒就此原谅日本政府的理由。

  苏联红军接连从其远东地区抽调了六十万部兵增援西线苏德战场,这对德军造成的战争压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日本能按照德意日三国在对苏宣战之前商定的策略,配合德国和意大利的西线和南线攻势,从远东出兵夹击苏联,说不定德军现在已经打到了莫斯科城下了。

  更让希特勒无法原谅的是,日本坚持重启对华战争战略,最终导致了华夏向日本宣战,东华帝国变相倒向同盟国怀抱这个恶果。

  希特勒现在是真后悔不该听信了裕仁的馋言,弄得他现在跟程功之间的关系也极为僵持。原本说好的那艘名将级航母(实际上是长兴岛级)也因为德东两国关系恶化而被程功扣留不发。使得德国海军公海舰队至今也没有能力穿过英吉利海峡,与大西洋舰队会师。

  虽然说英国皇家海军先败于东华皇家海军损失了一支分舰队,再败于日本海军又失去了其远东舰队,但英国皇家海军的底蕴仍在,面对德国海军公海舰队依然还有压制性优势。

  德国海军的潜艇“狼群”战术,的确给英国的远洋运输航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英国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