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教养
��养的一部分,并不是教养的全部。很多人想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女变得有教养,但是当他们看到几十、上百条的言行规范之后总是要忍不住吐槽:教养个毛啊,人活成这样,累不累啊?

  其实,教养的培养,说起来复杂,执行起来并不复杂。“教养”的核心其实就是“为他人着想,不给别人添麻烦”。说白了,那就是自己在做自己的事的时候,如果可以通过举手之劳顺便帮别人把事情一并做了,那就顺便做了;有些事如果自己能做的,那就甭管自己多累,时间多紧,宁可牺牲一点休息时间也要做掉,不要劳动别人去做或者给别人添堵,这就是教养。

  比方说同样是宿舍,每次用了东西之后,随手一扔和放回原位不过是几秒十几秒的事,起床之后叠个被子也就是一分钟的事,天气好的时候晒个被子也就是几分钟来回,做一下不会死人;你做了,别人没做,一两天看不出差别,但半个月之后,谁的床会变成“猪窝”,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

  有教养的人,小处吃亏,但大处占便宜。挤公交地铁的时候,有教养的人玩不过没教养的,但到了面试、谈判等这些场合的时候,有教养的人明显占了大便宜。

  娘炮吃饭的动作谈不上“优雅”,但很规矩。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不夸张,既没有妨碍到别人,也没有任何声响,可以让别人继续安心吃饭。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能做到这一点的,其背后必然相对严格的父母,他们对待子女比较严格(悲摧的子女),而且不会宠溺孙子孙女。与这样的家庭交往,他们都很懂规矩,待人接物都在既定“潜规则”内行事,出了问题基本不撒泼。(好吧,以后慢慢渗透社会学和心理学基本判断,没结婚的书友在挑选岳父岳母或者公婆的时候,可以参考)

  “好了好了,都别看了,”石老太太笑着道,“好好吃饭,你们哪,弄得小伙子都不好意思吃了!天气这么热,咱们这一桌海鲜还都指望小伙子一个人收拾了呢,要不然,留到晚上,还能好吃么?”

  大家都善意地笑了,确实,这一桌子海鲜都指望娘炮呢,把他看得不好意思吃了,谁负责当“净坛使者”?

  “食不语,寝不言”,在座的诸人都是懂规矩的,在老太太的提醒下,也都不再多事,除了举杯祝酒之外,都是老老实实吃饭。大约二十分钟左右,诸人先后放下了筷子,只有娘炮一个人还在埋头吃饭,猛然间娘炮发现大家都停了,也有些尴尬,放下了筷子。

  “老周,有没有汤?给我盛一碗吧!”老太太似乎看出了娘炮的尴尬,指了一下自己的空碗道。

  周阿姨会意,立刻起身到了厨房,端出一个汤锅。汤锅里就是很普通的青菜豆腐汤,女汉子知道了老太太的用意,也随后道:“麻烦周阿姨,给我也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