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借力发力
��么多年的发展,早已达成一种共识,女性导演更加适合独立电影,而不是好莱坞的主流商业片。

  见到盖尔-加朵多少还是有些不理解,墨菲简单的跟她说了几句,盖尔-加朵也放弃了使用女导演的想法。

  这绝对不是墨菲的偏见。

  经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众多变革,一代代电影人也见证了技术进步:从爱迪生电影机到blackmagic电影摄像机再到imax3d摄影机;从展览活动电影放映机到智能手机展览等等。

  然而,电影界依旧有一现象并未改变——女导演的存在感并不是那么强。

  毫无疑问女导演的数量不在少数,墨菲确信很多人也听说过凯瑟琳-毕格罗和索菲亚-科波拉等几位著名的女导演,但是更多数量女导演闻所未闻,更别提出现诸如马丁-斯科塞斯或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全球知名导演了。

  相比较好莱坞经历来说,女导演在独立电影内更容易找到存在感,实现“相对成功”。

  墨菲看到过一份数据统计,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里,圣丹斯电影节有接近百分之二十四的女导演,但票房前一百名的电影中,女导演只占不到百分之三。

  放眼整个好莱坞,女导演的比例在1998年是百分之九,2010年是百分之七,2011年是百分之五。

  即便是女权运动在蓬勃发展,电影导演这个行业的女性,却呈现出越来越少的趋势。

  再说对独立电影青睐有加的奥斯卡,过去八十五年的时间里,女性导演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仅有4次。

  尽管一些统计数据未必完全准确,但大体趋势是没有改变的,而造成这一情况有非常复杂的原因。

  一方面,大多数著名电影都是知名男导演拍摄,尤其是知名男导演在打破常规,剧本改编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另一方面,很多女导演并没有能力执行拍摄,这无形中拉低了女导演的竞争力。

  其实,每年从北美各大电影学院导演专业毕业的毕业生男女各半,这就意味着从毕业典礼到停机庆祝会中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造成男女导演数量差距这么大,其中之一就是业内有很多人都有“厌女症”,他们认为女性根本做不了拍摄,还会带来许多麻烦。

  此外,对于女导演来说,在好莱坞拍摄电影最难的事情不是在拍摄电影方面,而是不断处理性别歧视、性骚扰等局外因素。

  相信所有人都知道,这在好莱坞再寻常不过的一些小麻烦了。

  虽然数据表明,作为一个女性,想要直接拍摄电影肯定会比男性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