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软蛋
/>
  至于近的,那就更多了,最典型的还要属墨菲之前合作过的哈维-韦恩斯坦。

  实际上,哈维-韦恩斯坦在近二十年的奥斯卡游戏中,一直以“最不择手段的推手”而闻名。

  可以说,从他加入开始,之前较为风平浪静的奥斯卡评奖过程变得血腥味十足。

  《恋爱中的莎士比亚》无疑是哈维-韦恩斯坦最经典的战绩,也是他最臭名昭著的一次“黑公关”。

  当时“冲奥”风头最劲的,是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但到了即将决定奖项归属的第二次投票的关键时刻,媒体上出现很多关于《拯救大兵瑞恩》的负面新闻,比如通过英国的二战老兵,质疑影片开场奥马哈海滩场景描绘不实等等。

  最终,《恋爱中的莎士比亚》爆冷获得最佳影片,却在后来时间的考验中成为被人嘲笑的对象。

  平心而论,哈维-韦恩斯坦的公关策略还不至于像赫斯特那么过分,他最常采用的招数,是将对手的黑材料透露给媒体,借媒体之口拖对手的后腿。

  比如2003年哈维-韦恩斯坦还在米拉麦克斯的时候,由罗伯-马歇尔执导《芝加哥》,pk的是声势很强的《钢琴家》,按照好莱坞的标准,《钢琴家》无疑在最佳影片中占据绝对优势。

  但在颁奖季,很多媒体又开始炒作《钢琴家》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个人历史污点,最终《芝加哥》获得了最佳影片。

  迄今为止,哈维-韦恩斯坦最让人诟病的不是《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而是他当年“黑”《美丽心灵》时无所不用其极,一会儿说影片刻意隐瞒主角原型纳什的同性恋倾向,一会儿又说纳什当年是“反犹太人”的。

  考虑到犹太人在好莱坞、乃至整个美国的强大影响力,后者“歪曲事实”可谓尤其狠毒。

  不过,哈维-韦恩斯坦根本做不到一手遮天,奥斯卡也不是韦恩斯坦一家的游戏,《美丽心灵》背后同样有着强大的制作方和发行方,最终还是获得了最佳影片。

  为了避免爆发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后来哈维-韦恩斯坦不得不打电话给《美丽心灵》的发行方环球影业道歉。

  相比于其他的传闻,这也成为哈维-韦恩斯坦唯一被证实了的一次“黑公关”。

  学院确实默认可以适当的诋毁对手,但不是没有限度的黑,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也不是摆设,如今包括哈维-韦恩斯坦在内,好莱坞制片厂们都从《美丽心灵》事件中吸取了教训,“黑”得更加小心谨慎了,就像墨菲这次一样,很难看出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