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铁打的新38旅
>
  他们是根本笑不出来的,比如畑俊六,比如第3、9师团的两位师团长,还有牛岛满的顶头上司,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

  坦白的说,牛岛满的失败,他本人的责任并不大,他的指挥,他的战术都没有错,换一个人来未必比他做的好。

  他的失败是因为情报。

  这一点稻叶四郎和第6师团情报部门是有责任的,其一,稻叶四郎轻易的相信了刘鸿宇主动投靠的消息,结果对手轻易的将一个加强中队的士兵给诓骗上岸,其二,情报部门居然没有侦测到支那军新38旅居然已经到了江北的裕溪口的情报,至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更是一筹莫展。没有丝毫的头绪。

  难不成是从天上飞过去的?

  这要是没有长江天险。还能够做到。可是从湖口、马当到芜湖这一段长江水域都在日本海军的控制之中。

  如果新38旅绕道北上的话,三天之内是根本赶不到的,空运就更不现实了,帝国都无法做到,穷的连飞机都要援助的中国就更做不到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新38旅是从他们的防区渡江北上的,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几千人。没有一点儿动静,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也有人驳斥牛岛满,认为对岸裕溪口的支那军绝不是在宣城跟第六师团交过手的独立新38旅,而是另外一只精锐部队,甚至可能是广西李德玲麾下精锐第七军。

  因为日军情报部门已经发现,武汉方面已经准备把配属第三战区的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调到第五战区,归李德邻指挥。

  第二十一集团军是广西桂系的精锐,所以,出现在裕溪口的精锐中队,完全有可能是广西的这支部队。

  这种判断在日军内部迅速得到了认可。认为这才是符合常理的,就连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也认可这个判断。并写成了一个报告,呈送了南京的畑俊六。

  但是牛岛满非常反对这个判断,他认定了对手就是曾经跟他交过手的独立新38旅,并且一口咬定不会认错。

  但是牛岛满一个人说不过那么多人,第六师团要是在自己防区内把一支精锐的中队悄悄的放走了,那是多大的失职?

  稻叶四郎能相信牛岛满的判断吗?

  如果他相信牛岛满,自己就要背负一个不查和失职的罪名,一支精锐的中队悄悄的从自己控制的境内过境,他既然丝毫没有察觉,这简直就是通敌呀。

  不过稻叶四郎这个报告,却让畑俊六感到一丝不太好的预感,武汉方面增兵第五战区,特别是津浦路南线,这不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