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诏狱
  而在帝宫另一端。御寝殿。

  赵胤倚在龙榻上,似笑非笑的瞪堂下跪着的孙橹:“朕自继位以来,就秉承休养生息,如今尔却要朕大张旗鼓的下江南?”

  “一切都是为了陛下龙体考虑。”孙橹不慌不忙的回话,打了个哈欠。

  继后刘蕙在一旁劝:“陛下立国四年,民安政清,就是一次下江南,应该不甚要紧吧。”

  赵熙彻也在一旁闹腾:“父皇,怀阳想去瞧瞧江南风景,肯定较关中民俗大有不同,怀阳想去开眼界嘛……”

  “胡闹!”惯来宠溺赵熙彻的赵胤却难得肃了脸面,低喝,“周哀帝昏庸,末周无道,百姓水深火热。朕才为立天地民生,取而代之!如今好不容易九州太平,便是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农桑。乱世之苦,战乱之苦,岂是一年半载就能盈平之损!”

  赵熙彻别了瘪嘴,不说话了。堂下跪着的官吏左瞧瞧,右瞧瞧,推了太常卿出来说话。

  “启禀陛下,历经四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今九州仓廪足,百姓乐安泰,农桑工冶的生产也已逐步恢复末周之前的水平。陛下圣治有成,天地可证。”

  文武百官也纷纷附和。寝殿内人声鼎沸,榻上的赵胤却没吱声。

  四年了。休养生息,一直是西周立国之道。

  东周末,民生多艰,又加四月宫变战乱之苦,当年那个右相接收的山河是破碎的,飘摇的,凄风苦雨的。

  然后,“令百姓休养生息,秉无为之治,农桑工冶无征无役,税半富农”就成为那右相登基后第一道圣旨。

  四年了,休养生息,让这片疮痍逐渐苏醒。

  赵胤的指尖碰到枕头底下的卷册,,半旧的卷纸冰冷的墨,触手却是滚烫的,一如那个萧二郎在暗夜中,点亮的火种。

  收拾旧山河,从头越。

  他赵大郎曾在那一去不回的洛夫子面前发誓,待死亡的国土重生之日,这本鲜血铸就的,会再次点燃燎原的火。

  为他,为他,为很多个青山埋骨的他们,献上一个盛世。

  “四年了,休养生息,或许还不够,再等等。”赵胤低低呢喃,“要有足够的准备,才敢再次变法,而且是一场,老子要它一定成功的变法。”

  一辈人不行,就两辈人,两辈人不行,就三辈人。

  ……

  你点燃的火种一直都在的,你的后人们只是在等待时机,再次点亮如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