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誓买宏炉找信函
��笔写通知,总揽大小事,几乎是王逸洲的拐杖,不是副厂长的副厂长,不是勤杂勤杂工的勤杂工。小李似乎比他识时务,倒向了我们代表的一边,同流合污似的。小叶很正统地说,马师傅,王厂长安排,通知你去厂部。我说,是不是解市长来了小叶利索说,不知道。我期盼的是解市长,也害怕面见。咬牙一想,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还靠他一锤定音,非得过了这关。厂部仍然冷冷清清,比起过去春节放假不是寂静,而是冷静得凄婉。我正要问王逸洲呢,他从门卫室出来了,说,昌俊,我们去下工业局。我疑惑的重复了一句:去工业局。心想,不是改什么协会了吗。王逸洲说,是的。为宏达的事吧。比往常没多的话,为什么偏去工业局。这多年厂里停厂,改革,我们上访,职工们和厂领导好象隔了一垛无法沟通的钢铁长城。工业局就在城门口不远的小巷内,与市政府的方向相反。不是解市长找我,是去工业局,看来买红炉又有了变卦。

  此前,荆江市委召开了书记公办会议,专题研究国有企业如何按照上级精神,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推动新一轮改革的问题。分管领导市委副书记董茂森将经济局为他准备的全市工业企业现状和改革设想作了汇报发言。重点提到了宏达公司,这是我市的老牌工业,也是新形势下的老大难问题。下一步将采取资随债走,彻底买断工龄的办法,实行民营制改革。市委马书记蹙着眉头,拦了他的话:宏达这几年的改革处于徘徊之中,股票买得群众怨声再道,更为不理想的让市财政也背上几千万的包袱,不能再如此下去了。我们要用新思路,新方法去彻底解决宏达的问题。年初市委提出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要把我们这个农业大市建成工业大市,必须从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财政没有钱,银行也不再注入资金,我们就用闲置资产的优势和出台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去年,省政府在香港举办的招商洽谈会,不是说有几个意向嘛。解建北也插上话:意向到实现隔着世纪,我看不是我们这代人手里的事。马平波突地恼了,不知是恼他插了话,还是他的话不对味口。忿然地说,有意向我们没有跟着做工作嘛当然,责任不在大家。宏达的事已在我耳旁嗡了很久,等会大家都讲讲看法,我看只有走招商这条路。解建北有些不服的,又插了话:听说这次他们公司有名职工是台属,小孔,叫马昌俊是吧,也算是招商台资。孔道然是列席,才公布经济局的副局长,应该不算小孔了。但还等着加入市委班子呢,哪敢妄言,没有吮声附和解建北。马平波怒不形色:你不要再讲宏达,不要什么事都是听说。轻机厂的招商引资不是很成功嘛,还有上次浙江的袁老板,我陪他吃过饭。他对我介绍的宏达很感兴趣,专班不能再做阻力犹豫了。招商引资上不去,年底省里的经济考核排位又会倒数。我们荆江的名字不能总排在人家后面嘛。现在不是过去了,靠一双老茧苦干出成绩,现在是要巧干,是要讲科学发展。也许他觉得自己的论断已经征服了解建北,也许他觉得自己插话太长了,会场没有了其他人的生息。他放轻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