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个是粮食不值钱,一个是弃荒地没人种。这两个难题实际是一个连体的,粮不值钱才没有人种啦!”匡计斌在一旁问:“负担不重吧?”刘老头说:“今年总算把它降下来了,田亩和人头费总共不到二百块,就是一亩田除掉所有开支,只能落一二百块,到头来就是白忙活一年。当然,也有好的户子,有手艺的,田种得多的,几百亩,人头费就扯过去了,手艺活能挣活钱用,木匠、瓦工、缝纫师付都是。”匡计斌进一步问:“具体说说您家的情况。”刘老头挠了下头说:“你问我们家呀,说得丑,种田是搞得好玩,只能把自家吃的生活混过去,儿媳在外头打工才能攒几个钱。今年按他们的意见想把房子改造一下,建个楼房住住,这房子还是张县长在这里住过的,几十年了。我们组才三十多户人家,有上十户盖了楼房,叫人眼红着呀。”匡计斌说:“那您老总还积攒了几个的。”刘老头不敢说出借钱给村里的事,就笑了说:“他们在外挣的钱,做房也是为他们。”他接着说:“前几年,我养过牛娃,后来市场上不俏了,九八年又让水一冲,让我淡了心。不过现在有的年轻人在外挣了钱返乡包渔池搞水产养殖,有的靠屯养黄鳝也发了财的,还玩上了手机。”张道然听着分析着,觉得农民外出打工并不是坏事,是让农村利用劳动力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还能开阔眼界后回家改变旧貌,促进农业生产来一次新的飞跃,使农村生产力上一个新的台阶。常言的什么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这农民外出打工可总结成“打工经济”么,并不是曾国超上访信上诉说的背井离乡,潮涌外出那样悲凉和可怕!

  说是在吃午饭聊家事,实际是调查了解乡情民意的过程,也是调查研究寻求农村经济发展良方的最好氛围。张道然为自己找到了“打工经济”的新观念而兴奋着,忙对匡计斌说:“匡主任,不知你听出道道来没有。我觉得农民外出打工值得研究和正确引导,你可以写篇关于打工经济的文章。”匡计斌答应着,但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张道然此时想起了他们的村干部,自己来了老半天了,怎么没有见村支书村长们来打个照面,县里和基层干部如此隔离着是不是一种悲哀呢!他想着这些时就问刘老头:“现在是谁在搞书记?”刘老头介绍说:“是治德。您在这里时,他还是个小娃子,和泥娃差不多大,他心有天高,命只有纸薄呀,高考就差那么一点,再踮起脚就能到手的,偏偏名落孙山。不比我们泥娃,反正没有就头痛。”也许是刘老头高兴多喝了几口酒,觉得全身热燥燥的,就说:“您热吧,张县长。”张道然说:“这比城里凉爽多了。”刘老头又自言自语地说:“立了秋万事休,可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够人受的。不过到了晚上凉快多了。今晚你们不走了,就在这里吹吹湖风,张县长恐怕几十年没有享受到这清甜的凉风了。”他不等他们立刻表态走不走,又接着说:“再过十天,到了二十四节气里是处暑,处暑后天就真要凉了,处暑若天还不下雨,纵然结实也难收,处暑不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