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三十四

  结构调整美如画市场莫测金变渣

  阳春三月,万物生机,甜】张道然带上欧阳平、蔡俊等一小车来到外洲乡韩挡村二组察看薄荷生产情况。他没有惊动乡里干部,直达目标地。自从去年从安徽太和考察回县后,大县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面积落实、技术培训、合同签订、引种埋根等工作。在去年霜降前后,全县由供销社统一从江苏农科院调进亚洲39号新品种一百多车,三百多吨,运种车队一路浩浩荡荡,仿佛又回到了那种大集体大生产的年代。在太和县技术员的具体指导下,全县共埋种根达五千二百一十六亩。张道然记着这个数字,喜上眉梢,心想这五千亩按一比五的例比,来年就可发展到二万五千亩(一亩田的种根可栽种五亩大田),只需三四年时间就可达到太和县的水平,那时大县的大地上将一片薄荷飘香。加上水产业、粮油加工业、林木产业等的规模发展,一个以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新型经济农业,将在大县形成,老百姓的小康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他在脑海里描绘这美好的前景时,在欧阳平的引路下,踏着湿润芬芳的沟港田埂小路,不知不觉地来到了韩挡二组的薄荷生产基地。去年埋种时欧阳平在这里进行实地操作过,全组27户有26户与供销社签订了薄荷产销合同,还有一户因为在外跑运输,在湖南出了车祸,车毁人亡而没有种植。眼下,农民种植薄荷的生产积极性极高,完全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精耕细作,施下底肥,合理密植,掏沟埋种,松土除草。张道然的打算是先看好坏两个方面的典型,再把所有的基地都跑一遍,然后召开薄荷生产第一次现场大会,并用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培育管理的技术讲课。

  田头竖立着一块崭新而醒日的“韩挡村薄荷生产基地”的木牌,那上面用红油漆写着面积、要达到的产量以及技术员、责任人的姓名。张道然在木牌前停了下,显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再抬头放眼望去,五十多亩没有杂草的沃土上生长着整排的上十公分高的嫩绿的薄荷苗,格外惹人喜爱,让人心境快畅。这时,二组组长李晓垓卷着裤腿,趿着双旧布鞋,闻讯来到他们面前。他见县里的大干部们都来了,特别欣喜,那张久经风化洗礼的沃土似的方脸,笑得沟壑分明。他望着远方插话说:“过那条沟,那边一片又是七十多亩。”张道然侧过脸,欧阳平在一旁介绍说:“他就是二组的组长李晓垓,他可是薄荷生产的带头人啦!”张道然伸过手和他握上,探问:“你们对薄荷生产有么看法?有没有信心?”李晓垓不自然地咧着嘴笑说:“这叫薄荷草,过去听老辈子说过,路边有野生,是一种臭香味道。现在种植是我们这里开天辟地的事,有县里乡里领导重视关心,还有供销社的真心服务,保价收购。不象粮食,价格越卖越低,象卖臭狗屎。新上市的早谷也才三角多钱一斤,一亩田收不了一二百块钱,还有种籽肥料,不说投工,反正劳力是自己的又不给钱,您说最后能落几个钱。哦,还有公粮水费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