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张道然淡然一笑地说:“我现在搞个副县长就够吃力的,只要把这个工作能搞好,我就心里满足了,那副书记也好,副县长也罢,都还是个副手,现在上面的干部路线你也很清楚,四职干部是不能由本地人做的,书记、县长、组织部长、公安局长,这已有明文的规定。不过,这么规定也好,可以实行真正的亲属回避,对个人的工作,对县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有利。但你还年龄,不能象我这个思想,你应该要求进步,你不搞到书记镇长这个地步,是不能有其他的非份之念的。因而,你要在工作上做出特殊的贡献,我能走到今天,你清楚,不是凭拉拉扯扯,靠投机取巧,是靠一步一个脚印,干到这一步的。我现在是知足常乐呀!”曾国超连连称道说:“是的,是的!”并接着说:“要说您不是没有关系门路可找,可您不是那种人,人家都说省委贾书记都很赞赏您,他现在虽然没有当省委书记了,据说在中纪委搞常务副书记,就凭那个位子,那些有实权的大领导谁不敬畏他七分呀!”他俩简直就象兄弟般地谈得那么直率和诚恳,可说是推心置腹了!曾国超还想趁着这个风和日丽的档口,提提个人的要求,请张县长帮助关心关心,争取在年底乡镇干部调整时,把那个副字除掉,由三个字改成二个字。

  正这时,张道然的电话响起,柳莹忙出房来接听,并笑格格地说:“哟,是赵书记呐!他在,他在。”她转过身向曾国超莞尔一笑,一点也不逊色于青春期的艳媚,并说:“赵书记的电话。”张道然起身去接电话,忙说:“赵书记,好,是,就这样。”等话,便放下了电话。曾国超同时起身,等张道然接完电话,就说:“张县长,您有事忙,我不打搅您了。”张道然很肯定地说:“你不慌走,我还有事给你说。”

  他们重新坐下后,柳莹便过来又给他们添茶。张道然竖着浓眉认真地说:“赵书记刚才来电话,是为考察薄荷生产的事,这次我县准备在农业上引进新项目搞点新突破,发展薄荷生产。县委决定由我带队,组织部分乡镇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去安徽太和县,他们全县种植薄荷二十多万亩,是农业的一大经济支柱,就象我县的棉花生产。由于薄荷种植的兴旺,还带动了相关的加工、运输、购销等行业的发展,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特别大,一个品种一年达2000多万。我这次硬是看准了这个项目,这次农工部也选了你们镇作为出去考察的乡镇和首批发展的乡镇,你看象么样?”曾国超原以为“有事”是关于个人间的或干部问题,原来是农业上的簿荷生产,立刻扫了兴趣,还是笑着说:“我就相信您把舵把得准,只要您认准的事是不会有错的。那时我在南桥时就认准了这个理,我们镇就是有这个优势,接受新事物快,老百姓的思想特开化,薄荷生产准能在我们镇成功。”张道然又抓住曾国超的话,纠正说:“我还怕不成功!人家程冯乡那象猪油晶亮的薄荷油都吊出来了。前天,你给我打电话,我就在那里看薄荷,关键的是象太和样种出名种出经济效益,现在干什么事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