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明天去张冉村微服私访去,就清楚了,不必费那么多的脑筋想了。”庭长还在推理着说:“不是我的职业嗜好喜欢多思考问题,我是想我们经手的案子真是千奇百怪,人间就有那些让你想不到的龌龊事,是见了这些怪事又觉得好笑。”书记员又说:“谁让你干法官这行的,尽理人间怪事,不怕有包青天给我们作主呢!”

  第二天,庭长和书记员吃了碗汤面,双双骑着自行车,踏着林荫小路风尘地来到张冉村,首先找到了村支部书记张作贵的家里。张冉村自从书记冉毓敏转成国家行政干部离村后,由民兵连长张作贵接任了书记,他上任后的第二年就再没有大干部到这个村蹲点了,他的书记已经连任十多年了。张作贵听了法官们的来意,便说:“按辈份我是晚辈,按职务我更是小卒,我那道然叔书记真是太正直了,按说他们早就该分手了,当然我那腊娥婶也是个守活寡的,他俩老这样扯着,不如早离早好,各走各的阳光路,现在你们法官的观念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更新才对,本来他们的婚姻是父母之命,这种悲剧婚姻早就应该结束,甚至连报纸上都在评论农村的‘休夫’现象,她们也是人,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男人关心,你们做做积德的善事吧。”庭长听到惊世骇俗的书记离婚案,还是心有余悸地说:“你说的那是为了男女平等,与张书记这事是两码子事,要张书记这事真上报了,你想想负面影响吗?他不是普通人的离婚,一位区委书记,全县才十几个区呢!对社会的影响,对党的影响,再说对他个人政治前途的影响,不可不深思啊!”张作贵听了庭长的话,不耐烦地说:“你们怎么就这么不开化,还不如我这个泥腿子,这是张书记的个人问题,扯那么多大道理干什么,又不是文化大革命,这世上什么都可作假,就是感情的事不能作假,感情勉强不得,你们去调查一下,他们有好多年没有同居了,按说分居六个月就够判离婚,这是符合法律的吧,哎!”他打了个蛰后又说:“我忘记问你们吃饭了没有,现在正是我们吃早饭的时候。”庭长却说:“还批评我们观念不更新,见面就问人家吃没吃饭,是饿肚子年代留下的后遗症,叫人家外国都不理解,现在粮食多了,不怕饿肚子了,说不定哪一天取消了商品粮与农业粮的界限,我们就都是一样的公民了。”庭长细酌觉得张作贵的话似乎有点道理,便说:“你的话,我们回去后会认真考虑的。”法官为了不惹出节外生枝的麻烦,再没有找其他人,便告辞了村支书,离开了张冉村。

  为了慎重起见,庭长专程到老江河区,找张道然进行了单独交涉。张道然听了庭长的话半晌没有作声,冉腊娥提离婚他没有半点思想准备,太突然了,觉得自己愧对于她,觉得她只是替别人作想,是那样善良纯朴而感人,觉得自己十多年来没能给她点丈夫的体贴和关爱,只剩一点同情心罢了。他想着这些,自言自语地说:“她怎么能这样做的呢?未免太残忍自己了。”庭长见他不表态,下不了决心,便说:“这事也不是您的错,是阴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