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
  ,夏溪觉得有点惊艳。在她印象当中,六岁孩子的画应当比较简单,可桐桐的呢,已经很有想法,线条、用色都很干净、漂亮。

  “喂,”她怼怼同样坐在床头的周介然,“你看,六岁孩子的画。你懂艺术,评价评价?”

  周介然接过手机,一张张划过照片,说:“很有天赋。”

  “他想当画家。”

  “说不定真能。”

  夏溪不作声了。

  一年以后,孩子就要去上云大附属小学。

  云大附小学生住宿,一二年级就有三节育才晚课,八点十分下课,八点五十熄灯。

  哪有时间学什么画。

  而且,这些学校竞争非常激烈,连教师都时常流露巨大压力,每分每秒都得用于苦学、升学。

  更加重要的是,陆珊珊的期待显而易见。

  其实,打过这么多的学区房案,夏溪有个感觉,就是,这些家长常常十分焦虑。

  他们只是单纯地为孩子未来在考虑吗?上名牌小学、名牌中学、然后985、ivy,再有好的工作、好的入?

  并不尽然。

  夏溪知道许多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以后找个稳定工作就行,找找人、花花钱,进个小型国企、事业单位,都好,甚至觉得“有出息的”孩子都在外国、外省独自奋斗,一年到头见不两次,也没啥好。

  可他们还是会拼命买学区房。

  家长圈子会有一种情绪传染、情绪弥漫。

  会有一那么段时间,频繁地、不断地有人提及讨论学区房的事情。于是,许多家长感到,若不能买到学区房,让孩子上云京一小、云大附小,自己为人父母便不合格。是自己的失败导致孩子不如人家,输在起跑线上。

  哪个爸妈,尤其妈妈,愿意承认这点???

  这不仅是孩子的战场,也是家长的战场。

  什么都能量力而行,唯独这个不能量力而行到底哪里才是个头???

  夏溪并不知道,“想当画家”,是桐桐随意地说,抑或认真地说,是一时的兴起,抑或一生的追求。

  他的妈妈陆珊珊也不知道。

  不过,至少可以思考一下。

  据夏溪对陆珊珊的了解,她是没有思考过的。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