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起事
告天下。那是三件大事:

  第一,不杀大臣和上书言事者;

  第二,不增加赋税;

  第三,招募勇士收复燕云十六州。

  这密约是刻在一块大石上的,历代皇帝登基的当天,才能进入太庙,看到这个石刻。那是天子的第一机密,外人无从得知。直到金军入侵,推出了石刻,才天下皆知。

  赵德基逃亡,在应天登基,在南方立足,当然无缘得见那石刻,更谈不上什么接受誓言的约束了,所以,他才敢于一登基就杀上书者,杀大臣。

  可是,郓王竟然找到了封桩库,就彻底证明,他一定拿着两代皇帝的遗诏。因为宋徽宗父子都是在开封登基,知道石刻的一切秘密。

  那些封桩库的有些据点,一定是金军不知道的,正是他们在后来,告诉了郓王。

  赵德基起先的怀疑和推测,如今完全变成了现实。其心里的焦虑和恐惧可想而知。那已经是从理论和根基上动摇了自己这个皇帝的合法地位了。

  按照血缘关系,郓王是乔皇后的儿子,是嫡子。

  按照排行关系,郓王是老三,他是老九。

  而且,郓王手握两份遗诏。

  在赵德基根基雄厚的时候,这些都算不了什么,空口白话而已,南方的利益集团和众臣,也根本不可能认可郓王。

  可是,现在是非常时刻,郓王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

  如果郓王战无不胜,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赵德基又还怎么敢轻视与他?

  赵德基越想越是心急火燎。

  “爱卿,现在有什么妙计?”

  “依照老臣愚见,陛下应该尽快确立太子!”

  赵德基又是一震!

  宋徽宗一系是宋太宗赵光义一系,靖康大难,所有皇子皇孙被一网打尽,剩下个老九赵德基又因阳痿绝后;所以,赵光义一系,算是到此绝种了;而赵德基收养的孩子,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

  宰相提议,也是深思熟虑的,既然郓王拿了遗诏,拿了封桩库号令天下,就相当于告诉世人,他是太祖认可的继承人。

  很简单,这大宋是太祖开创的,如果继任者连封桩库都找不到,你还有什么资格做皇帝?证明太祖根本就不会认可你。

  现在,如果赵德基立了太祖一系的养子为太子,便是诏告天下,将天下还到了太祖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