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篇 第二十四章
p;新成立的南疆国底蕴不深,基业薄弱,南疆王在位期间竭尽所能地做到政治上,军事上的巩固和强化,却唯独忘了最重要的一点百姓——教化思想。
几百年来安于现状的南疆的百姓们突然遭遇统治,自然是要反抗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慕容瑾看着虚心听教的女儿,耐着性子跟萧玥解释:“为所欲为惯的人,毫无征兆地在他周围建起栅栏,限制他的行为,他会心甘情愿地屈服么?”
萧玥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所以在南疆王只注重政权和军权的统治下,南疆百姓其实并没有妥协,反而在重压之下,从娘胎代来的观念让他们即便过了三十多年,还依旧甚至更加渴望‘自由’?”
慕容瑾有些讶异与萧玥的理解能力,用一种“孺子可教”的眼神看着她点了点头。
而就在萧衍夫妇用南疆内乱的例子给儿女讲解国家,政治以及军事等大局观的时候,莫东风尘仆仆地在大萧驻军营地帅帐外请见。
萧衍与慕容瑾默契对视,心照不宣,然后慕容瑾便停下话头,督促萧昀和萧玥的功课——没办法,离了京都,没有教书先生随军,教育孩子的任务必定落在萧衍和慕容瑾身上。
莫东得令进了帅帐,向萧衍禀报:
“主上,启亲王派人来请求我军支援。”
萧衍闻言不为所动,淡淡开口:“知道了,让各将领各司其职,静候军令,有擅自行动者,军法处置。”似乎早就料到拓跋启会在第一时间向他求助。
事实上所有人都对萧衍以及三千大萧精兵进驻南疆国都的用以心知肚明,可萧衍却不能已有风吹草动就采取行动。毕竟他是以“协助”的名义而不是“侵袭”到的南疆,若是一开始就出手,会惹祸上身的。
而且在来南疆之前,他与萧懿和容祈也不止一次地讨论过是否要站在拓跋启一边的问题。毕竟南疆地区分而治之的局面大萧未必不喜闻乐见,日后若是俩ing过关系有变,对付一根手指头比对付一个拳头容易多了。
死去的南疆王确实是有能力也有远见的统治者,当年他便知道南疆地区的各个部落若是不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早晚都会被周边其他实力强大的国家吞噬,于是他不顾其他部落的反对,一意孤行地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将南疆统一了,在这件事情上,林希功不可没。
而南疆也像南疆王所期待的那样地过了三十多年,虽然无法确保南疆百姓跟南疆王是同一条心,但南疆这些年来确实没有出过什么大乱子,是最消停也是发展最快的日子。
可人总是这样,饥饿的时候向往着温饱,当温饱了又开�
几百年来安于现状的南疆的百姓们突然遭遇统治,自然是要反抗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慕容瑾看着虚心听教的女儿,耐着性子跟萧玥解释:“为所欲为惯的人,毫无征兆地在他周围建起栅栏,限制他的行为,他会心甘情愿地屈服么?”
萧玥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所以在南疆王只注重政权和军权的统治下,南疆百姓其实并没有妥协,反而在重压之下,从娘胎代来的观念让他们即便过了三十多年,还依旧甚至更加渴望‘自由’?”
慕容瑾有些讶异与萧玥的理解能力,用一种“孺子可教”的眼神看着她点了点头。
而就在萧衍夫妇用南疆内乱的例子给儿女讲解国家,政治以及军事等大局观的时候,莫东风尘仆仆地在大萧驻军营地帅帐外请见。
萧衍与慕容瑾默契对视,心照不宣,然后慕容瑾便停下话头,督促萧昀和萧玥的功课——没办法,离了京都,没有教书先生随军,教育孩子的任务必定落在萧衍和慕容瑾身上。
莫东得令进了帅帐,向萧衍禀报:
“主上,启亲王派人来请求我军支援。”
萧衍闻言不为所动,淡淡开口:“知道了,让各将领各司其职,静候军令,有擅自行动者,军法处置。”似乎早就料到拓跋启会在第一时间向他求助。
事实上所有人都对萧衍以及三千大萧精兵进驻南疆国都的用以心知肚明,可萧衍却不能已有风吹草动就采取行动。毕竟他是以“协助”的名义而不是“侵袭”到的南疆,若是一开始就出手,会惹祸上身的。
而且在来南疆之前,他与萧懿和容祈也不止一次地讨论过是否要站在拓跋启一边的问题。毕竟南疆地区分而治之的局面大萧未必不喜闻乐见,日后若是俩ing过关系有变,对付一根手指头比对付一个拳头容易多了。
死去的南疆王确实是有能力也有远见的统治者,当年他便知道南疆地区的各个部落若是不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早晚都会被周边其他实力强大的国家吞噬,于是他不顾其他部落的反对,一意孤行地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将南疆统一了,在这件事情上,林希功不可没。
而南疆也像南疆王所期待的那样地过了三十多年,虽然无法确保南疆百姓跟南疆王是同一条心,但南疆这些年来确实没有出过什么大乱子,是最消停也是发展最快的日子。
可人总是这样,饥饿的时候向往着温饱,当温饱了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