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密寻‘获麟古冢’(上)
  “这其实并不算什么奇书,就是一本《巨野县志》,是我在算卦之余,去拜访一位清朝末期的老秀才拉闲话的时候在他手里得到的。”王半仙说道。

  “看来你来这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我是咱们三派中最晚来到的一个。”佟先生说道。

  “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我都已经来了两个月有余了,才打听到这点信息。才弄到这一本有价值的县志,你刚来就把县志弄到手了。这还不行?”

  王半仙显然对佟先生很是不满。

  “既然,摸金校尉,捆尸淘金,南方云墓三派都到齐了。我们何不联手找到‘获麟古冢’?”老棺头说道。

  “你倒是说的轻巧,我是花费了两个月的功夫才找到这点有价值的信息,你说联手就联手啊?”王半仙还是不满,“快把县志还给我。”

  “就算把县志还给你又怎么样,我们也同样可以再找到相同的县志。”佟先生说完伸手就把县志递给了王半仙。

  王半仙并没有接手,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看来三派联手找‘获麟古冢’的事情就这么定了,至于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那只有鬼知道了。

  三个人依据县志上的记载。

  明代,巨野知县方时化,曾在‘获麟古冢’东南方向二公里处修筑“瑞麟寺”,县志中记载的瑞麟寺建设当初相当的宏伟壮观,当时的整个寺院占地百亩有余,僧侣百余人,佃户数十家。寺院附近有茶馆客栈、饭馆药店、布店米店、菜园盐畦、作坊车坊,简直就是一个欣欣向荣自给自足的农业小社会。

  在‘获麟古冢’东一里处有一条河,河水清澈见底,由西至东蜿蜒绕过瑞麟寺南面,此河由东向西绵延几十里,有八里的长度是穿过瑞麟寺周边的乡村的,故曰;“八里河”,河水两岸,岸柳成荫,流水潺潺,游鱼可数。

  在河的南岸还有一处渡口,即是县志上所记载的“获麟古渡”。每值阳春三月,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暖风徐徐的时候。县乡里的男女老幼,世家农商都会来瑞麟寺赶庙会,来里面烧香拜佛祈愿抽签卜卦的人络绎不绝,寺庙诵经声不断,响彻整个寺庙,寺庙里的香火一时鼎盛恢弘。一般人烧完香拜完佛祈完愿之后就会来到‘八里河’两岸,欣赏‘八里河’沿岸美丽的风景,或者是登上‘八里河’上面的画舫船,游览整个县乡。人群熙熙攘攘,成群结队,十分的热闹。

  正当老棺头和佟先生都感到十分惊喜的时候,终于可以确定出‘获麟古冢’的位置了。

  但往下一看,县志上还有一段令人沮丧的记载,由于明崇祯末年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