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十害
多在野的名望之士联合上书,痛陈时弊,将大明的弊政,面临的问题,分析了个遍,而后大声疾呼,支持朝廷‘变法’,否则就会亡国。
同时,他也将反对变法的人列为‘十害’,指责这些人食民脂民膏如吸骨髓,视百姓为猪狗,终日高谈阔论,碌碌无为。国难不见踪影,国艰雪上加霜,于国于家皆是大害!
所谓‘十害’,自然有名录,他将‘二张’以及复社的十个头头脑脑,包括所谓的‘四大风流才子’,全部列入其中。
阮大铖不止是工部侍郎,还是有名的文学大家,在江南甚至整个大明影响力巨大。
他这一出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初阉党炮制东林党的‘东林点将录’,一时间甚嚣尘上,惹怒了不知道多少人。
复社很快反击,罗列了阮大铖三十条大罪,在整个京城散播。
阮大铖也不是吃素的,围绕在他身边的大有人在,更是上书列出了‘结社’的危险,请求朝廷予以取缔,并且追究一些人的‘大过’。
这下子,更是惹毛了复社,‘二张’的张博更是写了一篇:风骨论。追思东林先贤,痛批当今的奸佞,矛头直指阮大铖。
似乎有意将阮大铖作为突破口,以撬动变法的铁幕。
双方以京察为战场,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
随着不断的发表文章,上书,双方的观点也渐渐为人所知,朝野,士林迅速分化,双方的阵营日渐清晰,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民间争论’,没有闹到朝堂上,双方在大江南北开战,各种各样的辩论会层出不穷,冒出了不知道多少个书院。
常常无法驳倒对方,撸起袖子就打群架,场面着实热闹。
阮大铖是不遗余力,除了正面交锋,暗地里的小手段层出不穷,将‘十害’的底全都给气了,而后添油加醋,满世界散播。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能归结到‘品德’二字上,不管事实怎么样,只要在品德上打倒对方,那就是绝对胜利!
‘二张’等人也不会坐以待毙,以复社庞大的力量,将阮大铖三代都给查了个遍,尤其是阮大铖的‘阉党’履历,更是成为攻击的最大把柄。
双方从政务上的相互敌视,攻击,转变到了人生攻击上,乌泱泱的一片混乱。
复社转移焦点,变成了一种‘内讧’,朝廷的压力骤然减轻,纷纷松了口气。
到了四月初,周正总览‘变法’,强力推进各项事宜,�
同时,他也将反对变法的人列为‘十害’,指责这些人食民脂民膏如吸骨髓,视百姓为猪狗,终日高谈阔论,碌碌无为。国难不见踪影,国艰雪上加霜,于国于家皆是大害!
所谓‘十害’,自然有名录,他将‘二张’以及复社的十个头头脑脑,包括所谓的‘四大风流才子’,全部列入其中。
阮大铖不止是工部侍郎,还是有名的文学大家,在江南甚至整个大明影响力巨大。
他这一出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初阉党炮制东林党的‘东林点将录’,一时间甚嚣尘上,惹怒了不知道多少人。
复社很快反击,罗列了阮大铖三十条大罪,在整个京城散播。
阮大铖也不是吃素的,围绕在他身边的大有人在,更是上书列出了‘结社’的危险,请求朝廷予以取缔,并且追究一些人的‘大过’。
这下子,更是惹毛了复社,‘二张’的张博更是写了一篇:风骨论。追思东林先贤,痛批当今的奸佞,矛头直指阮大铖。
似乎有意将阮大铖作为突破口,以撬动变法的铁幕。
双方以京察为战场,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
随着不断的发表文章,上书,双方的观点也渐渐为人所知,朝野,士林迅速分化,双方的阵营日渐清晰,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民间争论’,没有闹到朝堂上,双方在大江南北开战,各种各样的辩论会层出不穷,冒出了不知道多少个书院。
常常无法驳倒对方,撸起袖子就打群架,场面着实热闹。
阮大铖是不遗余力,除了正面交锋,暗地里的小手段层出不穷,将‘十害’的底全都给气了,而后添油加醋,满世界散播。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能归结到‘品德’二字上,不管事实怎么样,只要在品德上打倒对方,那就是绝对胜利!
‘二张’等人也不会坐以待毙,以复社庞大的力量,将阮大铖三代都给查了个遍,尤其是阮大铖的‘阉党’履历,更是成为攻击的最大把柄。
双方从政务上的相互敌视,攻击,转变到了人生攻击上,乌泱泱的一片混乱。
复社转移焦点,变成了一种‘内讧’,朝廷的压力骤然减轻,纷纷松了口气。
到了四月初,周正总览‘变法’,强力推进各项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