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0章
>   关于这一点,西蒙很早就秉持着一个理论,要么自己淘汰自己,要么被别人淘汰。

  最经典的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诺基亚故步自封,曾经的全球第一大手机巨头,轰然崩塌,只是几年时间而已。

  那么,按照这一理论,西蒙其实应该推动ipad系列对iplayer等产品的替代。

  然而,太多事情,真的是知易行难。

  就说之前的1999年财年,三大主打系列的总出货量高达1.6亿台,占据了汀科拜尔营收的69%,而ipad系列虽然很受欢迎,占据汀科拜尔的营收比例也才8%,只是这份对比,谁能为8%而放弃69%?

  当然,西蒙也不是没有决断。

  某个理论,西蒙内心丝毫没有放弃。不过,大致评估之后,西蒙觉得,适当延迟两三年,并不是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ipad系列当下的性能相比曾经的平板电脑,依旧差强人意。

  再有两三年的各方面技术更新迭代,功能更加强大一些,至少达到可以开放平台引入开发者的水准,开辟软件商店,构建自身的软件生态系统,到时候,才更适合完成对其他系列产品的替代。

  现在,时机还不太对。

  其次,同样是很关键的一点,成本。

  照理说,随着电子产品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ipad系列的综合成本应该是下降的。然而,因为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从黑白到彩屏再到拍照和联网等功能的跨越,为了保持产品的出色性能,汀科拜尔不仅没能实现对成本的压缩,实际上成本反而是上涨了的。

  这也是西蒙不急着进行自我淘汰的原因。

  汀科拜尔对ipad系列的成本控制,以当下性能为准,即使不算达到极致,也是相当优秀的水准。因此,西蒙不担心会有其他厂商能够以同类产品对汀科拜尔实现弯道超车。

  无论是微软,还是索尼,哪怕最近几年都推出了相应产品,实际上都不行。

  因为各有短板。

  微软的短板是硬件,索尼的短板是软件,而两者同时还有一个短板,就是网络。因此,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其他软硬件巨头短期内注定无法在同款产品上对汀科拜尔形成威胁。

  至于身段灵活的小型初创公司,更是没希望。

  很简单,看似小巧的7英寸ipad系列,实际上却是一个涉及软件、硬件等各个体系的庞大工程。其中只是操作系统,就结合了汀科拜尔自身以及苹果公司的多年积累,而基于操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