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7章:鱼死网破?
  “过去几年,我已经通过足够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西蒙耸肩,摆好姿势打出一球,接着道:“而且,李,你显然也很看好中国,我还记得三星两年前还推出了一份五年投资中国100亿美元的计划。”

  李健熙遗憾地摇头:“可惜事情出现了变化。”

  西蒙只是笑笑,当然知道,因为去年的经济危机,三星实际上前后只投资了中国不到20亿美元。也是今年拿下起亚后,又得到维斯特洛体系的支持,三星才重新开始向中国进行布局,当前最大的一个项目就是苏州的三星汽车合资企业。

  这么想着,西蒙继续道:“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拥有12亿人口,这些都是韩国的几十倍,同时,相比已经形成稳定资本格局的西方,中国还处在发展阶段,韩国拥有的各项领先产业,恰好是中国在发展阶段所急需的。因此,对于想要重新复苏的韩国而言,中国是你们最好的机会。”

  sk的崔泰源听西蒙这么说,忍不住摇头:“问题是,西蒙,中国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实在让人担心,我们很怕投入进去,过一些年,突然就血本无归?”

  “投资总是有风险的,”西蒙却也不会给众人什么保证,说道:“按照中国的那个说法,你不能因为怕被噎到,就不吃饭了。”

  因噎废食这个成语,对于同处在中华文化圈的韩国而言,并不陌生。

  大家又是一番沉默思索。

  其实,西蒙无疑给出了最正确的一条路,问题在于,至少曾经的历史上,韩国并没有把这条路走好,而是依旧主攻西方。

  最直接的证据,比如韩国的汽车,以及三星手机。

  相比日系汽车,韩国汽车在后来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多少存在感,这不得不说是韩国企业的严重失误。

  至于说三星手机,智能手机时代长期位居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品牌,在中国市场几乎被压缩到可有可无,显然也是一种失败。

  别说什么屏幕、内存之类的零配件,零配件利润是高,然而,一旦被替代,也就被替代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与中国的竞争过程中,西方很多企业都以为自己能长期把控技术的制高点,终端产品竞争失利后往往主动放弃市场,依靠零配件保持高额利润,结果是被一个个替代,最终一个个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