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节,分舰队(1)
大量订单,其他配套厂商也纷纷开足马力生产,可以说,中国自台海战争之后就在为这场必然会爆发的战争进行准备了。

  苏拉威西海海战之后,中国南洋战区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调兵遣将,“广东”号和“山东”号航母编队中幸存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高速前往了金兰湾基地,在那里接受弹药和油料补给,完成补给的战舰立即高速返回苏禄海。与此同时,多支护卫舰大队、*护卫艇大队、*艇大队、潜艇大队被派往了苏禄海。

  昨天夜间,东马和菲律宾境内被修复的机场再次接纳海空军航空兵的战斗机群,让中国海空军航空兵可以重返战场。早已完成了战术编组处于待命中的海军编队也当即穿过苏禄群岛,进入苏拉威西海参战。

  进入苏拉威西海的中国海军舰队分成了三支,以055a型的“湖北”号大型驱逐舰为核心,配属着两艘052d驱逐舰、三艘054a/b护卫舰,直奔苏拉威西海中部海域,它们负责在苏拉威西海中部海域建立前沿警戒线,确保顺着加里曼丹岛东海岸南下的苏拉威西海分舰队。

  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打出分舰队的旗号,之所以反常,原因便是这支舰队的规模过于庞大,用编队不足以形容它。

  单是主力战舰就有九艘,吨位最大便是055a型的“湖南”号大型驱逐舰,吨位最小的则是3500吨级的“基隆”级。

  “基隆”级其实就是原台湾省海军的“康定”级,装备“康定”级护卫舰的第131巡防舰队在台海战争中“战场起义”,六艘“康定”级被中国海军完好的接管了五艘。本来海军是看不上这款法制护卫舰的,但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战争,中央军委将这五艘“康定”级和缴获的四艘“成功”级、六艘“沱江”级送入了船厂进行技术改造,让其能够成为中国海军的一部分。

  改装过程得到了台湾省内船厂的技术支援,这三款战舰中有两款是台湾省的船厂建造的,对其构造熟悉,有他们支持改造难度降低不少。“康定”级也是台湾省买回来后自己安装武器的,改装的难度也不算大,使得三款战舰都在战争爆发前成功重新入列了。

  改装后的“康定”级被命名为“基隆”级,除了首舰被重新命名为“基隆”号之外也是为了纪念这款战舰在基隆港实现了重生。“成功”级则被重新命名为“高雄”级,首舰名之外的含义则是纪念台湾省战役的最后一仗。这两款三千吨级的护卫舰,性能都还算不错,至少要比053h3型护卫舰强,不过比不上054a型护卫舰,一直被中国海军作为护航护卫舰在使用,奔波在南海和南海周边的几个半封闭海域,为登陆舰队和运输船队提供着贴身护卫。

  这一次进入苏拉威西海的“基隆”级护卫舰足有四艘,其中两艘编在苏拉威西海分舰队,另外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