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节,复活的巨舰(3)
  航母舰队追击另一支航母舰队,这样的场景已经近一个世纪没有在太平洋上出现过了,如今再次上演。当年的追击者如今成为了被追击者,而如今的追击者当年甚至连一艘远洋战舰都没有,沧海桑田,让人唏嘘和惊叹。

  “斯坦尼斯”号和“小鹰”号航母编队中的护航战舰只有七艘,三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包括一艘最先进的“莱希”级巡洋舰。这样规模的护航兵力对于两艘航母来说相当“寒碜”,此前美军为战场上的单艘航母配备的护航兵力可是两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

  这就是美国海军的无奈之处,虽然大型驱逐舰以上级别的战舰数量远超中国海军,但中国海军拥有数量庞大的护卫舰舰队来执行登陆舰队护航、运输船队护航、重要水道警戒、岛屿巡弋等打杂任务,美军却需要用9000吨级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来执行这些任务。

  为了减轻主力战舰的任务压力,美国海军将濒海战斗舰投入了运输船队的护航任务,同时担负着部分水道和岛屿的警戒任务。只是“自由”级和“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防空能力都明显不足,也就中国海军056轻型护卫舰的水准,在较为安全的后方或者不会爆发高强度冲突的浅纵深区域还能胜任,到了前沿就不行了,一艘濒海战斗舰甚至不够中国军队两架歼轰-7a战斗轰炸机一个波次的*攻击。

  将日本海自部署在东南亚的驱逐舰护卫舰集中了起来,与澳大利亚海军的驱逐舰护卫舰一起,才让美军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实美军希望日本海自和韩国海军能够抽调更多的中型战舰来东南亚助战,但前者需要拱卫琉球岛,后者更需要海军来牵制*的陆上进攻,让美军的设想未能实现。

  其实数量上的因素并不是根本原因,距离上的因素才是。这一点美国太平洋战区清楚,中国南洋战区也清楚。

  美国海军是全世界作战,中国海军却基本上是在东南亚岛屿内的海域作战,美国海军跨舰队驰援,动辄就是跨越大洋或好几片海域,全速航行也要一两周才能抵达。中国海军即便从北海舰队调兵,两三天就能从黄海抵达东南亚战场前沿,并且在越南和马来西亚还有多个港口可以随时补给,优势不是一点点。

  中国军队占据着地利,这是双方的共识。但不准备让步的美国,只能顶着劣势继续打下去,直到将中国击垮,虽然这个目标现在看起来越来越遥远。

  让美国太平洋战区感到不安的是,占据着地利之优的中国海军开始主动出击,关岛遭袭就是中国海军上门给美军的一记耳光。更让美军官兵惊讶的是,这一次国内居然采取了冷处理,没有对中国本土进行攻击来作为对等回应,也没有公开宣传中国威胁,就让此事被更多的资讯给掩盖,消失在大众视角。

  美军太平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