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49年的春天
��得尊敬的,刘涵不愿与他起冲突,不就是一条铁路嘛,往哪里修都是修,那就按他的意思办就是了。在陶将军的全力支持下,人力肯定十分充沛,这样铁路也会修的更快,何乐而不为呢?

  水上飞机每个月运送三批胡子、汉奸,一个月下来,劳改犯人数增加到一千多人,刘涵觉得人数太少,进度太慢,于是给迪化发去电报,恳请陶主席从且末、于阗、和阗、若羌等周边县城调派百姓参与铁路施工,并派遣部队驻扎且末,威慑周边的土匪。半个月后,新疆政府招募的五千百姓陆续来到工地,骑一师进驻且末。胡子、汉奸作为劳改犯一天只给几个窝窝头、几块咸菜,而这些百姓却一天三顿干饭,月底还给一次性打火机、肥皂、蜡烛等日用品。不仅要修铁路,还要修建车站,车站建筑修成钢筋水泥的二层楼房,占用了不少人力,入冬前铁路只修到距离且末最近的若羌县,不过这两个县城的车站大楼倒是竣工了。主位面存有大量从东北搬运过去的火车,刘涵带过来一列客货两用火车,十月初火车正式运营。

  这个冬天刘涵一直在搬运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大沙丘,或者从主位面向基地运送淡水,十月初至49年的春天,沙漠中绝大部分沙丘都被送到了主位面的石岛,使得石岛的面积扩大了数百倍。且末修铁路的时候,基地也在集中全部人力扩建水池,水池的数量增加到了六百多个。冬天铁路无法施工,胡子、汉奸送进基地集中营。这些囚犯们若闲着只怕会生出事端,刘涵可不会白白地养着他们,冬天他们主要用枯草固定基地周边的沙子,或者给树苗缠上保温棉防止冻死。

  49年的春天,若羌北面的工地上热闹起来,近万修路工人在夯实路基,铺设铁轨,营地里从若羌招募的维吾尔族女人在为工人烧水做饭,数日前这项工程就开始了,刘涵今年将修通若羌至焉耆的铁路,焉耆位于大沙漠北部,这个时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东面的白龙堆沙漠还没有合二为一,中间有小河蜿蜒,若干湖泊点缀,一条带状绿洲将两条沙漠阻隔开来,铁路穿过绿洲,势必会修建几座横跨河流的铁路桥,这些铁路桥将增加施工的难度。

  为了尽快修通这条连通南北疆的铁路,陶主席调动了十万军民参与铁路施工,另外从东北、华北、湘西运来的土匪、汉奸人数也增加到了五千多人。工程从焉耆和若羌同时进行。修路大军所需的粮食、药品、副食完全由刘涵提供,主位面被白垩纪吞噬的东南亚小国留在粮仓里的大量粮食,银河系公司的船运公司一直在不停滴向国内输送,换取玉米面,刘涵也不断地向次位面输送,但这个国家人口数量接近一个亿,那些战备粮库储存的粮食倒是运走了,散布在各个城市、乡下的粮食却无法大量运走,许多粮食就快霉烂了,必须尽快消耗掉,刘涵正可以将这些粮食弄过来,供给修路大军食用。九月中旬,刘涵将工程所需所有物资全部带过来,存放在且末县的数十座大仓库里,他离开了新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