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
sp; 那次大概是吴谢成为内聘导师后第一次办公开课,他当时看见海报牌上“当代最年轻的天才生物学家”,虽然忍不住在心底轻嗤,但还是抱着些许好奇心去了。

  那场公开课他已经印象不深,就记得高大帅气的青年抱着资料出来,引得坐席上的女孩们倒吸一口冷气,以及对方说的几个课点,跟他的想法几乎完全相反后来是通俗的提问环节,他当时学的是软件工程,对于生物学了解不深,想提问但有心无力,更何况这场提问最后变成了男生女生问这位导师私生活的调笑,于是他提前退场了。

  但这次公开课让他对生命科学有了点兴趣,闲暇时间他稍微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巧的是,新学期的选修课,他看到了那位导师的名字。

  吴谢。

  这个名字虽然流于大众,但选修课的专业分类在“生物学系”,几乎是第一时间,严淞就确定了人选。

  他的确是抱着挑衅态度去参加这场选修课的。

  但吴谢总能有根有据地将他准备好的观点一击击溃,功底扎实得令人侧目,出于对对方回答的怀疑,严淞通常会在事后去查阅资料,验证以后依然会产生其它疑惑,到后来,这场充满挑衅意味的踢馆,变成了真正对生物学的好奇。

  ……后来他每次回想,都觉得大概没人会在选修课上这么多的心力。

  那时候他都觉得自己疯了,夜以继日地自修一个跟自己专业完全没什么关系的另一门学科,而且跟普通的数据构建还不太一样,这个科目更讲究实践与体验,他甚至跑去找临床医学的学长帮忙讲课,结果对方居然很懂地说:

  “原来那个踢馆的人就是你啊。”

  他当时万万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传播这么远,学长把资料推给他:

  “你不知道吗,吴老师之前就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不过是很久以前了,人家十四岁就考进院校,四年读到硕士,后来还给我们上过课。”学长露出慈父一样的笑容,“他刚读医学系的时候真的是一边哭一边上解剖课,同届生还拍了视频,特别好笑,你要有兴趣,我回头发你链接。”

  “……后来他怎么没有继续读?”

  “读啊,读到博士去了msf,出了大概两年的任务,回来以后转修生物学系,以后大概会是双料博士,你踢他的馆,还嫩了点哦。”学长仔细看了他两眼,“不过你要是真有兴趣的话,再过几年说不定能行。”

  回去以后,学长真的把链接发他了,是一个放在bbs上的视频,很有些年头的样子。

  标题是:当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