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章 烂摊子(1万2,求月票)
  杨帆不觉心中暗暗加了点小心,这个基地放在哪里,应该是永泰制药方面的意见为首选吧,怎么问到我地头上来了?

  “季市长,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尊重一下永泰集团的意见为好。”

  季云林一声叹息说:“这个我何尝不知?可是事情有点麻烦啊,所以我才会左右为难。你是为宛陵立下大功的。在使用你的问题上,市委李书记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我才会为这个事情头疼啊。”

  杨帆心里怎么都觉得,前面好像有个坑啊,还是很深的那种。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不跳进去。似乎有点难度啊。估计就算不肯跳。没准季云林也会一脚把自己踹进去的,还不如干脆一点。

  “能为市委领导分忧,是我个人的荣幸。”

  季云林又是一声长叹说:“我早就对李书记提过,你这个同志,虽然年轻,但是觉悟很高。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等我把事情说清楚了。你再做决定不迟。”杨帆正了正身书。目不斜视的看着季云林。

  “永泰制药经过一个星期地实地考察,认定纬县的自然环境最适合做为药材基地来发展。现在的问题是。纬县林业局方面,在过去几年,做了很多表面工作,单纯的追求政绩。具体的我这里有一份材料,你先看一看。”

  季云林说着丢过来一份材料,杨帆打开慢慢的看了起来,越看眉头皱地越厉害。原来,一切都要算到伊达友这个家伙地头上。伊达友在纬县担任一把手的时候,曾经在纬县搞过很多次所谓的山区经济发展项目。伊达友这个家伙,在搞这些项目的时候之前根本没有做过市场调查,只是盲目的跟风上,抓所谓的政绩。经济作物种了许多,今天大力发展桃林,明天搞梨树,后天种葡萄,到了收获季节,农民却却没有地方去卖。几次下来,受罪的还是农民,东西没地方去卖,发展经济林的初衷成了亏本赚吆喝。伊达友得了政绩,老百姓得了一些卖不掉地收获。

  老百姓是最现实地,几次折腾下来,政府再号召搞这个搞那个的,自然就没人肯相应了。这一次永泰集团看上了纬县地地理环境,提出搞一个药材基地的意向。这是永泰集团在宛陵建厂的基本条件之一,总要看见药材种下去了,黄书荣才肯正式签约。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老百姓的积极性给消磨殆尽了,纬县的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发展药材基地,没有群众基础,那不是扯淡么?

  摆在杨帆面前的无疑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去纬县就肯定要把这个担书挑起来。不去,这个机会就算是别人的了。一旦去了,还能干好了,日后向上的道路,可谓乘风而上了。

  “这件事情办成了,可谓造福乡里,如果组织上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