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改旗易帜
怎么理会,萧铣自然是不满的。可当初他除董景珍和张绣这些王爷大将,那也都是靠驱虎吞狼,本身自己手里并没有真正可以压制这些诸将的实力。

  于是用这个除了那个,马上那个就又尾大不掉了,始终还是改变不了什么。

  南梁小朝廷,只剩下了十余郡之地,可是大大小小的军镇数十个,大的统一二郡之地,小的统一二县,总之都是各自招兵买马。

  在这种形势下,又没有秦朝来犯,于是南梁君臣间就忙着削藩和反削藩,大战小战不断。

  军头们都忙着招兵买马抢地盘,哪有时间救灾灭蝗啊。

  哪怕大秦朝廷也早早就给萧铣等降过诏旨,提醒他们要抗旱灭蝗,预防出现大灾大饥。

  可谁也没有正眼理会过。

  到了如今,恶果终于显眼了。

  正常年景,南梁就因为大小军头们忙着巩固地盘,招兵买马的,导致许多青壮都在军中,风调雨顺之时,地里产出都不行。百姓种的粮食,大部份得上缴,自余很少。

  而今年南梁各郡,夏收十不足二,绝大多数百姓是颗粒无收。

  偏偏这时又爆发蝗灾,连秋种也没法了。

  百姓手里又没余粮积蓄,郡县里的军头们,遇到这大灾,却越发的守着粮仓不肯放粮。

  百姓饿的没办法,于是只能开始流动起来。

  甚至已经有不少地方出现了饥饿的流民攻击地主富户们的庄园宅子,抢劫粮食的行为。

  下一步,乡村的地主们被抢光后,就可能要攻打县城抢劫官仓之粮了。

  许多流民开始北上。

  他们的目的就是渡过汉水,到大秦的地界上去,避灾求粮。

  无数的饥民都喊着北上投秦的口号,拖家带小,扶老携幼。

  可是此时,不论是萧铣还是各郡县的军头们,救灾时不用心,但却纷纷开始拦截流民,禁止他们出界越线。

  对于他们来说,百姓也是资源,还是宝贵的资源,是兵源补充,是粮食耕种者,是军械制造者,若是百姓都跑了,那他们还怎么维持?

  至于说百姓受饥,他们不管。

  汉口。

  汉江上,一条楼船停泊江心。

  船上,南梁的沔阳太守张镇周、江夏太守周法明一起拜见安陆太守翟摩侯。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