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圣人仁慈
��下还是能有不少的,每年家里除了留口粮,还能卖不少。

  而且两个女儿在洛阳的丝坊里做工,一年下来也能给家里添不少进项,大儿子在县衙做伙计,虽说还没有薪水,可衣食住全包了,逢年过节也还有点赏钱。

  家里最大的开销就是黑娃读书,纸墨笔砚的,还有逢年过节得给老师们点节礼,但总之日子还是可以的。

  可饥荒里饿过来的人,对粮食的感觉不比寻常。

  每年家里卖粮食,老三总要多留一些。

  媳妇干脆自己拿绳子把口袋扎了,丁母更是不理老三,对儿媳道,“新妇啊,咱们把这粮拿回家,放到仓里,莫让老鼠偷吃了去。”

  俩妇人便先回去了,家里有个小地窑,里面用石头垒起,又加了木盖,能比较好的防鼠,家里甚至养了只猫看着粮食。

  老三还留在村头,看着别人把蝗卵称重,称粮食,自己也是十分喜悦。

  不少已经换了粮的人,粮食到手,更加欣喜,开始在那里谈起你家多少斤我家多少家。

  “第一天挖,还是有些手脚慢了,明天就能挖更多。”

  “这是圣人给咱们发粮食啊,没用的蝗卵换成粮食给咱们,既为咱们去除蝗害,又给咱们粮食,圣人好啊。”

  丁老三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感激皇帝,只好反复说的那几句话。

  大家都对圣人十分感激,觉得这蝗卵哪有什么用,现在却换给他们实实在在的粮食,确实是圣人体恤他们。

  还有人说,咱们正好占了这河滩的便宜呢,以往靠近黄河,总遭些水患,想不到如今这河滩还是个宝。

  “可不!”

  以往秋天时,村民也会在黄河滩上种点豆子什么的,利用秋天黄河水少,也能借着河滩增收点,可河滩种粮,有时一遇秋汛,也可能连种都收不回。

  如今想不到,这河滩上挖蝗卵,还能换这么多粮呢。

  “是啊,咱们乡山南那边的,就肯定没有这么好挖蝗卵的地。”

  有人就想到,那会不会有人跑咱们这来挖蝗卵啊,咱们这河滩蝗卵多,一天能换四五十斤粮食呢。

  “村长啊,咱们是不是得组织下,不能让别人跑来咱们村的河滩挖卵啊。”

  也有人在好奇的询问着张佐史,问他这蝗卵收了送哪去呢,总不能倒掉吧。

  “喂鸡喂鸭喂鹅。”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