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杜如晦(第九更,求订阅!)
/>
  “克明啊,上次吏部铨选,你的表现十分出色。吏部选部司上下官吏对于你印象深刻,好评如潮,我也大有颜面啊。”

  “都是老师教的好,如晦不敢自骄。”

  杜如晦个子挺高,七尺身高,但是体格却有些偏瘦,面色总是比较苍白,是个白面书生。

  “看你最近面色似不太好,旧疾复犯?”

  “回老师,一点小顽疾了,不碍事的。”

  “你要多注意身体,平时也别总是熬夜读书,既伤眼睛还伤身,有空多练练骑射,或者打打马球,强健下筋骨。”

  简单寒喧过后。

  高孝基转入正题。

  “之前,本来已经定了你的去向,滏阳县尉。你的成绩,是这次铨选最好的,本来按例是要留你到部司或者在京兆的长安县、或万年县任个功曹之类的。但是我否了,我给你选了个去处,滏阳县尉。”

  长安县的功曹和滏阳县尉,这两个职位看起来差不多,可实际上天差地别。

  长安县是京县,县令的品级都是正六品,长安和万年两县除了县令、县丞、主簿这三个标配外,甚至还配有两个县尉,以及六曹参军,六曹参军也是七品官,相当于外县的县令了。

  而滏阳只是一个小地方,县尉品级也才从八品下。

  更别说,若留在六部了。

  “老师既然如此安排,肯定有老师的考量,学生但听老师安排。”杜如晦很平静。对他来说,长安功曹了好,滏阳县尉也罢,其实都没什么。

  他相信以自己的才华,还有他的家世,早晚能干出一番功绩,再回到长安来的。其实他们这样的贵族子弟,前途是非常明亮的。

  高孝基很满意他这样的反应。

  “你有应付事态的才能,应该做为国家的栋梁,我希望你能坚持住这份美德。所以我想先让你做个小官,多锻炼锻炼,其实这也是为你好,不经历州县,将来又如何高居部寺呢,唯一缺点,就是县尉的俸禄少了点,另外远离大兴的繁华了。”

  “俸禄多少无所谓,我也不靠俸禄过日子。”杜如晦微微笑道。他们杜家号称占有京兆半边天,家族庞大,无数子弟在朝为官,更别说占据了无数的良田,以及拥有着许多的商铺庄园,他们从不缺钱,杜如晦这样的精英子弟自然也是不缺钱的。

  高孝基也笑了笑,“说的也是。”

  “那学生哪天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