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靠甩锅来解决问题
�商议,回头拿个章程出来,朕现在还要再说另外一件事。”
缓缓的踱了几步,朱老四才开口道:“除了十八岁以下,四十以上的士卒要退出军伍之外,那些指挥使、千户、百户们,也该有一个说法。”
既然打算对卫所制度下手,朱老四就准备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省得再给朱高炽那个笨蛋留下什么隐患。
尤其是军中的勋贵,这些人几乎都是一出生就挂着各种军职,什么指挥使、佥事、千户之类的职务大多都被这些人给世袭了,就连百户等低级军官的职位也大多是世袭。
而且更操蛋的是,大明并不存在什么退休之说,许多人往往都会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干到死。
这两个原因加起来,除了导致军中上升的通道基本上被勋贵武将们垄断之外,同时也使得军中山头林立——
定国公一系的肯定瞧不上魏国公一系的,但是定国公一系的跟英国公一系的也未必就能互相看得顺眼。
如果哪个派系的大佬再活的久一点儿,熬死了其他派系的扛把子之后又生起了反心呢?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军方其实和文臣一样,派系越多越不能齐心,皇帝也越能放心,可是这些不存在退休一说的军方大佬,却足以让皇帝睡觉都睡不安稳。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
赵大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朱重八为什么要炮打功臣楼?
因为他们都怕自己的接班人玩不过那些军方大佬,想要让他们放弃军权,又怕影响到自己的名声,所以也只能想办法给宰掉了。
毕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朱老四一样是从马背上打出来的,而家天下的思想,又注定了皇帝要优先考虑江山的传承。
所以朱老四打算临退之前把这个问题也彻底解决掉。
张辅同样也在琢磨着这个问题。
正所谓站的越高,看得越远,越是站在张辅这个位置上,便越是能明白领兵越久越危险的道理。
如果一直留在军中领兵,除了死在战场上的可能性增加之外,被皇帝猜忌而死的风险也同样很大。
而且,勋贵的根本在于皇帝的信赖,如果皇帝不再信赖倚重勋贵,那勋贵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所以,身为朱老四的舅子哥兼五军都督府的扛把子,张辅要考虑的事情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富贵,还要在替朱老四考虑的同时替军方的那些丘八们考虑。
毕竟,再牛逼的张辅,也不�
缓缓的踱了几步,朱老四才开口道:“除了十八岁以下,四十以上的士卒要退出军伍之外,那些指挥使、千户、百户们,也该有一个说法。”
既然打算对卫所制度下手,朱老四就准备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省得再给朱高炽那个笨蛋留下什么隐患。
尤其是军中的勋贵,这些人几乎都是一出生就挂着各种军职,什么指挥使、佥事、千户之类的职务大多都被这些人给世袭了,就连百户等低级军官的职位也大多是世袭。
而且更操蛋的是,大明并不存在什么退休之说,许多人往往都会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干到死。
这两个原因加起来,除了导致军中上升的通道基本上被勋贵武将们垄断之外,同时也使得军中山头林立——
定国公一系的肯定瞧不上魏国公一系的,但是定国公一系的跟英国公一系的也未必就能互相看得顺眼。
如果哪个派系的大佬再活的久一点儿,熬死了其他派系的扛把子之后又生起了反心呢?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军方其实和文臣一样,派系越多越不能齐心,皇帝也越能放心,可是这些不存在退休一说的军方大佬,却足以让皇帝睡觉都睡不安稳。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
赵大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朱重八为什么要炮打功臣楼?
因为他们都怕自己的接班人玩不过那些军方大佬,想要让他们放弃军权,又怕影响到自己的名声,所以也只能想办法给宰掉了。
毕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朱老四一样是从马背上打出来的,而家天下的思想,又注定了皇帝要优先考虑江山的传承。
所以朱老四打算临退之前把这个问题也彻底解决掉。
张辅同样也在琢磨着这个问题。
正所谓站的越高,看得越远,越是站在张辅这个位置上,便越是能明白领兵越久越危险的道理。
如果一直留在军中领兵,除了死在战场上的可能性增加之外,被皇帝猜忌而死的风险也同样很大。
而且,勋贵的根本在于皇帝的信赖,如果皇帝不再信赖倚重勋贵,那勋贵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所以,身为朱老四的舅子哥兼五军都督府的扛把子,张辅要考虑的事情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富贵,还要在替朱老四考虑的同时替军方的那些丘八们考虑。
毕竟,再牛逼的张辅,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