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共天下的条件
��!”

  庞籍费力的说完之后,就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大宋真正开始诛杀大臣将由侯坦之开始了,绵延了将近百年的不杀士大夫的规矩将从此荡然无存了。

  赵旭脑袋上的汗水涔涔而落,让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去决定百十口人的生死哪怕他是太子,这个时候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赵祯饶有兴趣的瞅着自己的儿子,见儿子迟迟不作出决定,未免有些失望,就在他准备把目光转向邹同,打算亲自下这道命令的时候,却听自己的儿子咬着牙道:“父皇,孩儿不是不敢杀侯坦之一家,而是因为觉得根本就无此必要。

  孩儿这些年读父皇的起居注多少有些心得,其中给孩儿印象最深的就是父皇的仁慈!

  我大宋就因为有了父皇的仁慈,才有如今国运昌隆的局面,就因为有了父皇的仁慈,无数的骄兵悍将才会甘心效命,天下百姓才会发自内心的爱戴父皇。

  有了这些爱戴,侯坦之即便是心有不甘,也只能咽下这颗苦果。

  孩儿不打算取侯坦之的性命,也就是不想告诉天下人孩儿是一个刻薄的君主。只想告诉天下人,大宋从今日起容不下庸官而已。

  要做官可以,拿出你的真本事来,孤王与你共天下!做了官却没有与官位相匹配的才能,那就休怪孤王手下无情!”(未完待续)

  ps: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