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 第三章 拜见陛下
占一小部分,完全从属于大学,如今。神学院的学院居然占据了一大部分,许多我看不懂名字的学院已经被解散了。那些被称为疯子的学者们被撵出了大学,只能在城市里面独自授课。市民时代的宽容性也消失了。对于萨兰德人和库吉特人的歧视遍地都是,人们重新认为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认为有些民族天生就有缺陷,是教育无法纠正的。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罗多克在变得富裕了的同时,却又变得保守了。或许罗多克曾经是一个最有希望的国家,它谦逊的吸纳一切,到它开始露出了强盛的苗头的时候,就又开始笃信自己的一切都是优秀而永恒的。罗多克人甚至断言历史已经终结,一切民族到最后,都会成为罗多克人的翻版,此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进步的地方了。

  哥白尼在前往帕拉汶的路途中,不住的叹息。罗多克人曾经是整个大陆的希望,如今这希望却显得阴霾沉沉了。

  我则更关心一件小事情,那座雕刻着六个勇敢的学生的雕像,几次被市民们要求拆除,他们认为这是杰尔喀拉脸上的一道疤。在过去,杰尔喀拉大学的学生会群起反抗市民,如今,神学院的学生们反倒开始支持市民们的做法了,他们觉得过去那个幼稚的时代应该结束了,大学与市民之间的冲突也该结束了,这块雕像的确该被拆除。不过,有一个人却反对拆除这石雕,不知道是为什么。这个人是加西亚大公,曾经的加西亚将军。人们说,加西亚家中的一个女亲戚时常会到石雕附近安静的坐一会,然后就乘坐马车回到维鲁加城去。她每年都会来一次,在葵花盛开的时候。

  经过了亚伦,我们一直航行到了斯瓦迪亚,接着,我们在哥斯莫短暂停留了一下,接着就前往了帕拉汶。

  帕拉汶。

  当它延绵整个地平线的建筑出现的时候,我即使努力地装出平静,也难以掩饰心中的惊骇。

  帕拉汶一座城市的人口很可能就超过了十万人,甚至十二万人。我实在难以想象,这些人是如何在一座城市里面拥挤着生存的,难道它的地下墓穴里面也住满了贫民吗?

  我曾以为小东湖城洁白的港口已经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港口,但是看见了帕拉汶,我就感到小东湖城实在差得太远。帕拉汶港口上面遍布禅达式样的纪功柱,不过如今,它们上面已经没有凯旋将军了,而是各位天使,唯一的一位凡人,就是哈劳斯本人的纪攻柱:哈劳斯举着一枝弩,脚下踩着菲特烈,诺德王和维基亚王被刻画成了两个光屁股的小天使飞在哈劳斯的身边。对于这样的纪功柱,连我看了也感到有些尴尬。难怪诺德人和维基亚人总是抱怨哈劳斯皇帝太过傲慢了。

  港口有四条长长的白石入港栈,我们停留在第三栈。在周围的水面上停泊着无数的船只,来自各个国家。穿着皮衣的维基亚人、带着绒帽的诺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