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顺利
��击,未达目的。24ri,德军占领维尔纽斯,为此巴甫洛夫大将急令西方面军预备队前出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

  25ri,德军向西方面军深远后方实施两翼包围,使其面临被合围的危险。苏军第3和第10集团军奉命通过仅剩60公里宽的走廊,撤离突出部。26~27ri,德军2个装甲集群先后进至明斯克近郊,并于28ri占领该市;西方面军主力第3、第10集团军的11个师在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间新格鲁多克附近地域陷入合围。29ri,德军第9和第4集团军在比亚韦斯托克以东地域会合,将被围苏军分割为两部分。7月9ri,被围苏军大部被歼,一部分散突围,一部在德军后方开展游击活动。

  最后德国人在明斯克战役俘获了约万苏军,缴获坦克3332辆,火炮1809门,几乎占领白俄全境。

  不得不说,由于苏军自身缺乏jing惕xing,斯大林本人的自大,再加上经过大清洗后苏军各方面的素质都下降严重,

  的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而在乌曼战役取得胜利后,德国人也将目光转向了基辅。

  对德国人来说,将不会在有所谓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出现,因为所谓的斯大林格勒其实就是伏尔加格勒。

  伏尔加格勒1925年前叫察里津,1589年建城。17世纪初毁于大火,1615年在伏尔加河右岸重建,是伏尔加河流域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8世纪起为军事要塞,19世纪后期建成铁路,城市迅速发展,成为俄罗斯南疆重要的工业与商业贸易中心。

  1918--1919年国内战争时期曾在这里发生过举世闻名的“察里津”保卫战,由于这场战争是由斯大林领导的,后来在1925年改称斯大林格勒。

  因此伏尔加格勒在1925年称“察里津”,1925至1961年名“斯大林格勒”。1961年因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这里被更名为“伏尔加格勒”。

  而在1918年的十月革命后,由于当时俄国局势混乱,趁此机会,当时位于高加索的中国远征军北上占领了伏尔加河南部的全部地区,而这些地区当中也包含了占有重要地位的伏尔加格勒。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德国人根本没有必要在打什么“斯大林格勒”战役,因为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根本就不在俄国人的手上。

  不过即便这样,德国人还是需要占领乌克兰全境。

  因为只要占领了乌克兰全境,德国和中国的边境就能接壤,这样一来德**队也就能更方便的接受中国在物资上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随着巴巴罗萨计划的顺利展开,希特勒的野心也增长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