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欧战的对手
政局那边造一艘一等巡洋舰却需要等到五六月份,不能说不慢。毕竟朝风舰在船政局那边,是11月份就已经开始铺设龙骨的…

  可是严光也没法抱怨什么,毕竟朝风舰的建造缓慢和德籍工程师的消极怠工也有一定关系。而德籍工程师的消极怠工——————和严光这个大总统当初作出的决定则有很大的关联…

  “算了算了,就当是对船政局的人做些磨练吧,不然总不能总是万事依赖着德国人把?真要是事事都靠着德国人,真要是有哪天把德国人给得罪的紧了,那我们还不什么事都干不成了?”

  说完这些话,严光又开始询问了一下綦江铁厂和汉阳铁厂的扩建和马鞍山铁厂的施工进度,再来就是四川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和马鞍山兵工厂,以及东北的奉天兵工厂等等…

  这些事情,都只能去问岳昌…

  到不是说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都是吃干饭的,而是…

  上述的那些什么铁厂啊,兵工厂啊,还有配套的飞机厂和汽车厂什么的。甚至就连福州船政局和广州、上海、天津新建的造船厂,包括四川那个只造潜艇的造船厂,按理讲都是属于严光的,是严光的私人产业…

  因为这些工厂在建设之初,都是严光用自己的私人资金支持的建设——————那个时候政府刚成立,百废待举,光是支付军费都有些支付不过来了,哪还有钱去支持工业发展?

  光是全国范围内正在兴建的几条铁路,就已经让政府有些忙不过来了。何况政府还按照严光的意思,将厘金和农税都给免了。

  所以在最初的时候,就好象当年在四川时一样,一切重要的工业设施,都是由严光私人出资的。

  只不过…

  私人出资什么的,严光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建这些东西都是严光自己的意思,而且也都是为了国家。不过为了国家建东西,总不能全都用自己的银子吧?

  所以到最后,这些用严光私人资金建出来的工厂,最后都归入了严光的私人名下——————当然,严光也没想过将这些工厂都带到地下去,严光已经想好了,快死了的时候就立个遗嘱,将工厂都留给国家——————当然,现在还不能和别人说,不然他怕没两年自己就挂了。

  不过在严光还活着的时候,这些工厂却全都是严光自己的。

  而且,这些工厂的盈利等方面,也都归于严光的名下。

  这也是一种手段,只要能控制了国家的工业,控制的国家的经济。那严光的位子,自然也就稳如泰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