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铜矿
后世我国就开始使用钢壳子弹了,没办,毕竟我国是贫铜国家。当然,实际上也不能算是贫铜国家,毕竟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就在我国(德兴铜矿),亚洲最大的铜矿也是我国的(玉龙铜矿)。就这么算的话,其实我国也不能算贫铜国,只过用铜的人多了,自然也就贫了…

  虽说后世的我国开始用钢壳涂漆或钢壳覆铜的方式以减少对铜的需求(铜也比钢贵…),但是铜壳子弹对钢壳子弹毕竟还是有不少的优势(易加工,耐锈蚀,延展性好于抽壳,弹壳锥度可以减小,有利于精度,还能减小弹匣弧度有利于整体布置),而且严光也不懂怎么弄钢壳子弹,所以在这种情况就需要先弄好铜的供应源。毕竟在过几年的世界大战,子弹什么的都是几亿几亿的消耗。

  所以甘肃的金川铜矿和云南的东川铜矿就是严光瞄准的目标了,至于江西的德兴和西藏的玉龙,前一个目前严光还够不着,后一个眼下也根本没开采,而且有金川和东兴的话也不必舍近求远,这就是为什么严光会出资修建三条铁路的原因了。

  或许在其他人看来,严光自己出钱给别人修铁路这种事情简直就是傻得厉害。可那又怎么样?在严光看来,再过一年的时间全中国都是他的,如今替蔡锷他们修铁路,又何尝不是在替自己修?而且铁路这种东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好,等到自己趁着二次**的机会发动的时候,如成兰这样的铁路或许还没修到甘肃境内呢。

  而等到严光掌管全国的时候,甘肃和云南的铜矿就可以通过川汉铁路运出来,连同綦江的钢铁和重庆的军工品一起…

  “难道你们都督就没想过我会拒绝吗?”

  听完王占说出的“真相”后,蔡锷坐在座位上冷笑着道。

  听蔡锷这么说,已经平静了许多的王占用手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后,笑了笑道。“都督说过,蔡都督您并不是那种为了一己私怨而不顾国家利益的人,所以,如果蔡都督您拒绝了,那也只能说明都督他看错人了。而且都督听闻贵军政府如今的财政状况似乎不太好,所以如果川滇铁路能够开通的话,对贵军政府的财政问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倒不是瞎话,如果川滇铁路真的能开通,那么光靠对四川出口的铜矿,或许云南军政府的财政收入就能翻番,不过…

  “财政不好?”

  听王占这么说,蔡锷的脑袋上似乎露出了一丝青筋。

  其实本来云南军政府的财政在蔡锷的打理下还是不错的,虽然不能说很好,但是在裁撤了一些部队还有带头削减军政官员的工资后,至少也能算是稍有盈余。

  可是自从和川军关系紧张后,蔡锷就不得不将一个协的部队驻守在川滇边境上。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