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狂澜
�西南真挡得住英法日联军?”

  杨度望着不满的盛宣怀道:“挡得住。”

  盛宣怀不满地道:“皙子,那你说说,西南凭什么挡得住?”

  杨度道:“英法日的强项是海军,可西南内陆海军无用武之地,王猛这是迫使英法日舍长取短和西南军较量。西南的地理奇特,装备好未必就能胜。”

  袁世凯点头道:“没错。列强毕竟是外人,就算打进西南也得不到民间相助,崇山峻岭,重武器也难以运进去,更重要的是,就算打进去了,他们敢孤军深入吗?西南军可以轻易仗着地形熟悉,利用山地险要切断他们的补给,再好的武器没了弹药,那跟烧火棍没什么区别,再多人进去也只有死路一条。”

  杨度点头道:“正是如此。而且英法日远洋作战,军费消耗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因为地理关系,英法日想速战速决几乎不可能,西南军只要把战争拖下去,拖不死他们也能把他们拖到吐血。西南军只要把握一个‘拖’字诀,就几乎可以立足于不败之地,除非他们一举投入百万大军,彻底把西南推平。”

  北洋大佬们面面相窥,谁都明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在北京大学的一角,一名长衫的青年对几名北京大学的学生道:“都明白你们的任务了吗?”

  “明白。”几名北大学生应声,其中一人道:“大人,总司令难道要拉这些学生从军?”

  青年低声道:“肯定是有部分要做为军官培养的。但是更多的是培养工业人才。军队打仗总归要枪支弹药吧,可西南缺乏优秀的技师,这些大学生稍加培养就能成为技术人才,而且西南大力兴办学校,也缺乏老师。”

  “当。”北大会*的钟声响起。

  “快去。”青年停止解释,催促几名西南来的北大学生去*场。几名学生也很快点头,快速往*场而去会*聚集了几乎所有北大学生,北京大学校长严复十分欣慰的望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学子,这里可以说是集中了中国绝大部分精英,他正要上去宣布会*开始。

  可这时,从台下冲出一个学生跳到台上叫道:“同学们,尔等愿做亡国奴否?”这个剧变让台上台下的师生莫不目瞪口呆。

  严复惊怒交加喝道:“马涛,你想干什么?”

  马涛正是这个学生,他厉声道:“有人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北京大学身为中国最高学府,集天下精英,尔等皆为国家栋梁之才。可如今国难当头,尔等还能安坐学堂乎?”

  严复听到此,不由皱起眉头,挥手阻止了要上去阻拦的教员。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让他想听听这学生想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