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
/>
  经过慎之又慎的考虑,他们决定这边继续抓着不放,如果有大户出的价码让他们满意就出手。现在是大力回放出去的资金的时候了,王峻负责业务的扩大和公司的完善,而刘镇东负责接触官方和把外放的资金回流。

  王峻一向不喜欢陈素到矿区,但这次王峻好象有事要办也去了,王峻回了一笔大额的款子要发给矿工。这边的工人是半年或是一整年才拿到工资的,煤炭是赚钱的行业,但欠帐也很普遍,没拿回卖款,公司也是不会拿银行里自己的钱垫付的,这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定了,矿工也习惯了,有的小煤窑白干两年都没发工资有的事,中国的农民工真的很辛苦。

  一共同行了三辆车,负责支的现金出纳都跟上了,发放款还要抽查一下负责管理矿区的主管的帐目。司机开着车,前排还有带武器的保安,车上毕竟带着几百万的现金。

  刘镇东因为陈素来了也跟来玩,陈素听说刘镇东有女朋友了在谈婚论嫁很是好奇,刘镇东笑嘻嘻地否认了,颠簸地像过山车的路上行车对陈素有不少的负担,好在这车是王峻特地找来的。吉普车空间很大,要是小轿车陈素就活不下去了。

  要去的有几处偏僻的地段,就是公司办得再正规也有自己的小金库,那两处都不在税的管制下,产量不少,就是偏僻了,这次就是去那两处付拖欠的款项和核查帐目的。

  那真是偏远的村落!

  陈素有惊诧,中国还有这么穷困的地方?比起家乡也不高大的房子而言这里更像是自家七十年代的生活水平,地下的煤就是他们所有的生活的来源,王峻淡薄地望外窗外说:“不要想的太多,这样的地理环境是没有人会在这投资的,没有路,没有人才,没有改革开放的思想,唯一有的就是煤炭,如果没有我们在这开挖煤田他们就得饿着,这就是现实情况,不过我也没欠过他们一分钱的工钱,他们的年入已经增长了。”

  是呀,陈素知道同情不是最终的办法,这是国家省府考虑的事,这样偏僻的村子出去打工也不可能找到轻松的工作,没有一技之长只有在城市的最底层生活,留下的是年龄在四五十岁的人,他们更多的选择了留守家园,穷困且怯懦,他们怕走出熟悉的家去到陌生的排斥自己的城市打拼。

  这是并不小的矿场,有本地外地的工人近百人,到了工地还算是正规,周边简易地盖着宿舍排房,很简易,但规划好,红红的砖有着喜庆的感觉,晾着的大人小孩的衣服算是生活味还浓,外地的矿工住宿舍,也有把老婆带来的,矿工是很辛苦的工种,但包吃住,工资也不比到大城市打工来的少,还没有额外消的用,一年结算一次,当拿到厚厚地一沓钱时那兴奋劲就别提了。

  他们来的时候正好工人吃中饭,换班的第二队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