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草原之战 (终)
打垮了鲜卑人的主力之后,高阳并没有选择收兵返回汉地。而是大规模四处分兵,任命赵云、张辽、黄忠、吕布、太史慈、马超、公孙瓒等人带领兵马四处出击。清扫一切在草原上能够看到的牧民部落。焚烧他们的帐篷,抢走他们的牲畜,掳掠他们做苦力!
整个草原上处处战火喧天!
草原上还残存着的部落们抵抗过。祈降过。却全都没有用。高阳不接受投降,也不在意抵抗。他只是想要清扫草原。为大量汉民们的入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而已。
庞大的汉军在辽阔草原上纵横驰骋。北抵酷寒至极的丁零。西进与西域的曹操合流。东边大破鲜卑遗族慕容部落,顺势强攻夫余高句丽。将这些野人们全都赶入了白山黑水之中。至于朝鲜半岛上的三韩也顺势收入手中。
这个过程非常漫长,甚至等到高阳带着大军踏上西征的道路的时候,依旧有着大量的兵马还在草原上不断的来回扫荡。一次又一次将那些躲过了兵灾的牧民们抓捕起来,送往各处工地充作劳工。
草原太大了。
在这片巨大的草原上生活着太多太多的部落,甚至多到了各届单于大汗们都不清楚的地步。数十万汉军的确非常多。但是如果撒在了草原上就会太过稀少,压根就起不到什么做用。
面对这种情况,高阳也只能是采用逐步蚕食的方式来控制草原。从汉地边境开始,每隔三十里就建立一座用钢筋水泥搭建起来的村庄。村庄外面有一座巨大的碉堡,驻守有五十名士兵负责保卫村庄。用密集犹如棋盘一般的方式将草原纳入怀中。
这些士兵们都是轮换制的,驻扎三年就可以轮换回汉地。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留下来,获取高达百亩的草场,还有为期三年的免税。高阳给出的政策可是按照人头算的,每一个人都能有百亩草场的份额!你家里人越多,获取的草场就越大!
高阳没有让移民们去将草场全部改造成耕地的意思。草原非常荒瘠,除非大规模使用化肥,否则在这里种地压根就不合算。高阳的想法很简单,让移民们放牧。
谁说汉人只能耕地的?放牧也不是多么困难的技术活,而且无论是牛羊还是马匹全都是宝贵的资源,其价值远远超过耕地的产物。对于勤劳勇敢而又充满智慧的华夏民族来说,放牧根本就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为了吸引大量移民前来在华夏民族眼中荒凉的草原,高阳给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
征讨草原的时候虏获了大量的牲口,这些牲口总不能全都拿来吃肉吧?除了南下运往汉地之外,剩下的全都被高阳拿出来当做吸引移民的手段。
只要�
整个草原上处处战火喧天!
草原上还残存着的部落们抵抗过。祈降过。却全都没有用。高阳不接受投降,也不在意抵抗。他只是想要清扫草原。为大量汉民们的入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而已。
庞大的汉军在辽阔草原上纵横驰骋。北抵酷寒至极的丁零。西进与西域的曹操合流。东边大破鲜卑遗族慕容部落,顺势强攻夫余高句丽。将这些野人们全都赶入了白山黑水之中。至于朝鲜半岛上的三韩也顺势收入手中。
这个过程非常漫长,甚至等到高阳带着大军踏上西征的道路的时候,依旧有着大量的兵马还在草原上不断的来回扫荡。一次又一次将那些躲过了兵灾的牧民们抓捕起来,送往各处工地充作劳工。
草原太大了。
在这片巨大的草原上生活着太多太多的部落,甚至多到了各届单于大汗们都不清楚的地步。数十万汉军的确非常多。但是如果撒在了草原上就会太过稀少,压根就起不到什么做用。
面对这种情况,高阳也只能是采用逐步蚕食的方式来控制草原。从汉地边境开始,每隔三十里就建立一座用钢筋水泥搭建起来的村庄。村庄外面有一座巨大的碉堡,驻守有五十名士兵负责保卫村庄。用密集犹如棋盘一般的方式将草原纳入怀中。
这些士兵们都是轮换制的,驻扎三年就可以轮换回汉地。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留下来,获取高达百亩的草场,还有为期三年的免税。高阳给出的政策可是按照人头算的,每一个人都能有百亩草场的份额!你家里人越多,获取的草场就越大!
高阳没有让移民们去将草场全部改造成耕地的意思。草原非常荒瘠,除非大规模使用化肥,否则在这里种地压根就不合算。高阳的想法很简单,让移民们放牧。
谁说汉人只能耕地的?放牧也不是多么困难的技术活,而且无论是牛羊还是马匹全都是宝贵的资源,其价值远远超过耕地的产物。对于勤劳勇敢而又充满智慧的华夏民族来说,放牧根本就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为了吸引大量移民前来在华夏民族眼中荒凉的草原,高阳给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
征讨草原的时候虏获了大量的牲口,这些牲口总不能全都拿来吃肉吧?除了南下运往汉地之外,剩下的全都被高阳拿出来当做吸引移民的手段。
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