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清明上河图(十)
��后,大批失去家园,躲避战火的河东路流民们便蜂拥而来寻求庇护。

  再加上高阳对于所有跑过来的人全都一视同仁,只要过来了就给口饱饭吃。这在乱世之中堪称奇迹了。

  结果就是随着消息的传播,跑来的人更加多了。甚至还有刚刚解围的太原城百姓不远数百里地的跑过来求口饭吃。

  人多了,事情也就多了。

  在缺少有效组织和监督的情况下。吃上了饱饭,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暂时也安全下来的流民之中就开始有人不安分起来。

  在残酷的乱世之中活下来的流民基本上都是一些身强体壮的青壮们。老弱们一般早就被淘汰了。

  这些青壮们吃饱喝足之后就开始饱暖思淫欲起来。短短数天之内就发生了十余起强暴事件。

  在军队的镇压下,应州城外竖起了上百个木杆,每一根上面都吊着一名犯事的罪犯尸首。这一场景很快就震慑住了那些心中蠢蠢欲动的人群。

  不过,单单依靠惩罚是不可能长久的压制住这种事情。高阳需要给这些闲的没事干的人找点事情去做。

  首先是那些工匠们。有手艺的全都被招进了匠户营,整天打造各类物件。好吃好喝不说,视工作进度会发给工钱,而且每天还能吃得上肉!

  如果有家室在一起的话,还能分到一件帐篷使用。这个条件比起在山里面挣扎求活的时候要好到天上去。

  剩下的人群之中,精挑细选出来一批身强体壮的年轻汉子们充入军队。全都扔进新兵营里面去按照现代训练方式去操练。能够合格出来的都分配进常胜军之中从辅兵做起。

  如果表现十分优异,或者有特殊能力的,可以直接成为正兵。作为军士,吃喝不愁不说,俸禄待遇也是非常优厚的。

  军队也挑不了太多人,匠户们的人数就更少了。应州城外的难民营里面至少还有数万人没有着落。每天都是喝饱了稀饭之后躺着晒太阳。

  高阳冥思苦想了半天之后,终于给他们也找了条出路。

  高阳回到现代时空大量购买基础建筑材料和简易施工设备。他准备在目标时空搞基础建设。

  有感于这个时空糟糕透顶的交通环境,高阳首先就是修建一条应州城到太原城的水泥大道!

  这条路具有很强的军事用途。从太原城南下去汴梁的话有宋国修建的官道。虽然也很破旧,但是毕竟还是能够用的。

  高阳想要南下去汴梁的话,大军出动,从应州城到太原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