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急子方立为嗣。

  在急子十六岁的时候,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僖公长女。

  结果,卫宣公听使者说齐女有绝世之姿,辄起淫心,命令大臣在迎亲必经之路上构筑新台。新台重宫复室,朱栏华栋,极其华丽。

  迎亲之时,卫宣公故意下令急子出使宋国,而后自己跑到新台迎娶了姜氏,后来姜氏便被称其为宣姜。

  蒙着盖头的宣姜糊里糊涂地进入洞房,才发现当初去齐国相亲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又丑又老的糟老头子。

  她一个弱女子,只身在外,独在他国,自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宣姜莫奈他何,只得任凭癞蛤蟆吃她天鹅肉了。

  齐僖公闻知后愤怒了好一阵子,就差一点出兵教训卫宣公这个混帐女婿。

  后来转念一想,女儿提前当上了王后,原本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卫宣公晚下一辈了,今后自然孝敬自己。

  再说,卫宣公有许多儿子,伋子也不一定就能继承王位。所以,齐僖公就笑纳这个几乎和自己同龄的女婿了。

  卫宣公自从上了宣姜,就将夷姜又撇一边,一直居住新台,朝欢暮乐。

  同居三年,宣姜连生二子,长曰寿,次曰朔。

  春秋时期,母凭子贵,子以母荣,嫡庶长幼在君权财产宗祧继承上的严格界限,以及该继承所能带来的权力财产,至于生死命运利害关系,使母亲与公子结成了牢固的夺权统一战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朝廷上下,宫闱内外便频频上演阋墙乱宫之祸。卫宣公因偏宠宣姜,很快就将昔日怜爱急子之情转移到寿和朔的身上,心想百年之后把卫国江山传给寿或朔兄弟。

  只因公子寿天生仁慈,与急子如同胞一般相爱,每在父母面前,周旋其兄。那急子又温柔敬慎,更无失德,所以卫宣公未曾显露其意。

  私下将公子寿嘱托左公子泄,异日扶他为君。那公子朔与公子寿虽是一母所生,但是品德迥然不同;年齿尚幼,天生狡猾,恃其母之得宠,阴蓄死士,心怀非望。

  不惟憎嫌急子,就是亲兄长公子寿,也象赘疣一般;只是事有缓急,先除急子要紧。

  因此常把说话挑激母亲:“父亲眼下,虽然将我母子看待。有急子在先,他为兄,我等为弟,异日传位,蔑不得长幼之序。况且夷姜被你夺宠,心怀积忿。若急子为君,彼为国母,我母子无安身之地矣!”

  一个女人不爱丈夫极有可能,但是不可能不爱子女。

  转眼十五年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