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六章 治懒之术

  妙可道:“钱多,你和我一起去开门窗吧,这么大的房子,怪难跑的。”

  钱多道:“我可没空,我还要去提车呢!嘿嘿,毅少的座驾,不知是什么品牌的?”说着径直走了。

  妙可只得一个人跑去开门窗。

  李毅和易先生在客厅坐下来聊天。

  “怎么样?”易先生问。

  李毅摇遥头:“很头痛。”

  易先生道:“是有人表示不服气吗?”

  李毅道:“那倒没有。这里的人脾气都特别好,不管是陈书记,还是政府这边的下属,见了我都是笑眯眯的。但我有一个感觉,这边的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懒。说他们懒,或许有些过分了,但他们真的很随便,仿佛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他们去争取做成的,左也可以,右也可以,得过且过。”

  易先生笑道:“这还是懒嘛!西南这边,跟其它地方不同。这里的人,只要三餐温饱,他们就不思进取了。你看其它省市的劳动力,全都跑到外面去工作,去赚钱,然后回到家乡,盖楼房,建家业。他们有这个动力,有这股冲劲。”

  李毅道:“对啊,难道不应该吗?”

  易先生道:“可是,在这西南之地,人们的观念却不同了。他们这边的劳动力,很少到外面打工。他们宁可守着薄家过日子,也不到外面去受别人的闲气。”

  李毅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这也是一种活法。”

  易先生道:“而且,这地方闭塞,贫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大家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们觉得,既然很难有大的改变,那还不如就这么过算了,辛苦也是一辈子,这么过也是一辈子。”

  李毅道:“难怪了。连市里想建新的常委楼,也是多年不成功。刚住进来时,大家都会觉得这里环境太差,楼房太老旧,想把它换了,新建大楼。但后来住久了,也就习惯这种味道了,再也不想翻新了。”

  易先生道:“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很强大的。就算有几个外来的官员,一旦融入这样的大环境,也很快就会被同化,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李毅道:“小富即安,都是用来批评人的。而这西南市,连小富都算不上呢,就安居起来了。而且,很多错误,并不是一个懒字可以包庇的。”

  易先生道:“你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先把这里的懒病去掉。”

  李毅道:“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懒人国,从沉睡中唤醒!先生,请教我治理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