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尘埃落定
手段可以阻拦儒道在唐国推行。

  他若仍旧如此不顾百姓的死活,只知不断收拢超强势力加强皇权,那殷明便不会如今日这般好讲话了。

  他之所以将杨子铭送入朝中,目的便是彻底矫正当前唐国国政的沉疴。

  冯行道乐道,“唐国百姓有殷兄为他们做主,往后的日子定然是风调雨顺啊。”

  “且不说皇帝还敢不敢罔顾人命,就说他以往的那些国政。”

  “只怕经此一事,他也不敢再继续执行。”

  “再加上杨兄这位宰相,唐国是时候变天了啊。”

  对于皇帝之前的国政,其实朝中很多人都不赞同。

  可是皇帝毕竟是皇帝,而唯一能钳制皇帝的殷大帅又对国政不甚关心。

  所以皇帝说怎么做,那就怎么做,很少有人能够指出其中不当之处。

  可现在不同了。

  现在有了杨子铭这个宰相,皇帝无论施行任何国政都要询问杨子铭的意见。

  一旦杨子铭觉得不妥,只怕皇帝的胆子还不足够支撑他与杨子铭闹腾。

  这样一来,唐国的民生国计自然要大变特变。

  但这也只是好的一方面。

  只听刘默阳担忧道,“杨兄虽才德兼备,但他的身份毕竟敏感特殊。”

  “我在想,如果杨兄对国政的施行言词过于激烈,会不会引起朝中其他大臣的不满?”

  “若皇帝得了朝臣的拥护,杨兄这个宰相,只怕很难办。”

  朝廷之中的言论站边很重要。

  而杨子铭的身份就摆在那里,谁也没法视而不见。

  一旦皇帝得了朝臣的拥护,就算杨子铭对国政所提意见乃是正确的,只怕也很难得到中书的肯定。

  殷明也知道这个问题。

  只听他道,“若是加上殷大帅呢?”

  冯行道与刘默阳两人闻言均是一怔。

  殷大帅向来是不理朝政的,他只管带兵打仗。

  “你是说,你会让殷大帅插手国政?可他是武将啊武将涉政,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冯行道是武将,他爹也是武将。

  武将干政在唐国并不是什么好事。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