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儒家中道 (第二更)
�上古礼法,为八国文化之首。”

  “此番到来,果见文人才子辈出,更有三家学派分立。”

  法眼至尊

  “我听闻,天京城三家学派,为尚学、民学、君学。”

  “所以,此番讲经,我便先讲儒家之中、墨家之爱、法家之法。”

  这是殷明了解了三家立场后,决定的内容,算是有所针对。

  台下众人并不知殷明深意,只知讲的越多,便越有可能露出不足之处。

  殷明一挥手,袖中一卷原始真经飞出。

  《书》经飞出,化作数十丈的巨大玉简,横空展开。

  文气弥漫,柔和而庞大的威压,深深的刻印在台下每一个人心头。

  这是圣器之威!

  要知道,便是一国大帅,都未必能持有一柄圣器。

  台下这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见到这般圣器了。

  更何况,殷明身受诸多文人和百姓念诵。

  他控制《书》经,更见威能。

  《书》经之中,一篇经文飘荡而出。

  是《中庸》。

  殷明伸出两指,轻轻一划,便有一段经文,飘飞过来。

  这很奇异,一百余字横空浮现,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平面大字。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殷明道:“我听闻,多有文人,也用心研读经文,却不得真义,修行无成。”

  “现在,我且为你们讲解此文,看可有所收获。”

  随之,殷明正式开讲。

  “天道恒常,因不偏不倚,无欲无爱为纲。”

  “人道沦亡,以爱恨情痴,行为偏颇为弊。”

  “中者,乃是天道所行,人道所尚。”

  “人之可教,以性本中和;政之以教,贵至于中和……”

  当下,殷明讲解经文。

  台下之人,皆若有所思。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