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
��连国际比赛都没有资格参加,然而一旦转去了一个相对比较花滑荒漠的国家,立刻就能成为全国一姐,各种比赛的名额都有了。

  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大家不都转国籍呢?比如说日本男单,俄罗斯女单这样竞争压力很大的群体?这就有两方面的考虑了。一个呢,是直接的原因。转国籍的话需要禁赛一年,这对于竞技生涯本就很短的花滑运动员来说是非常巨大的损失。还有一个就是所谓隐形的国籍福利问题,作者不是很想讨论什么黑幕呀乱七八糟的,因为大体上国际滑联还是要脸的,打分不会太过于夸张,但是确实有一些国家的选手在pcs上会有一定程度的优势,这可能和isu的官员、裁判、技术专家人员构成有关系。打分项目都难有主观因素,相比之下cop系统已经算是比较科学的了。

  言归正传,大介当年在美国比jgp的时候,日本男单处于一个比较低潮的时期,远没有现在人才济济,然而美国男单竞争则是很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日裔的大介选择了转国籍,结果禁赛一年之后一出来,发现世界已经大变样了。日本男单飞速地崛起,出现了我在前面说过的那一系列好手们,大介在这种情况下又雪上加霜,因为材料问题接下来的一年没能参加任何国际比赛。随后的赛季他年龄到了就只好升组。

  升组之后连续四年,大介每年能够够得上级别比的比赛只有b级赛和一站gp,这也意味着他不可能进入gpf当然他的成绩也不足以进。

  由于养伤,大介错过了12年的全日锦标赛。随后的一个赛季他没有任何出战国际赛事的机会,只能在b级赛里慢慢磨。其实大介在日本男单中还是非常有特色的他是日本男单最早开始在比赛中完成萨霍夫四周的人之一。其实就难度而言他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足以搅局,不过可惜的是这样的水平在当时的日本连4cc的参赛机会都拿不到。

  未完待续,大介的故事作者突然变得很唠叨写了很多,本来想一次写完三个人,结果一次就写了一个人的一半orz

  第34章一夜成名

  在中国杯爆冷夺冠后,徐灵均知名度一下子暴涨。由于刚刚击败了在冬奥会表现出色,外加性格张扬所以名声大噪的海默,他这枚金牌的含金量颇高。

  况且中国男单已经许久未曾出现过这样一炮成名的紫微星了。

  虽然他在青年组比赛的时候因为节目最后补四周小范围地火过一次,不过那次热血发挥在不经常看花滑的普罗大众眼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毕竟很多人并不清楚四周跳对于体力和技术的挑战,更别说辨认运动员在空中转了多少圈了。

  然而这次不一样。微博上从中国杯花样滑冰大赛的官微,到央视五套的官微,都仿佛凑热闹一般发布了他的比赛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