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借款
把手上提着的两张支票分别交到二位借款人的手上:“收好了,要是不信,你们可以马上派人去银行取钱。”

  梁国栋:“我们绝对信任你,你不是这样的人!”

  说完,俩人还把桌上的借条交给向涛。

  这才是正常的规矩。

  哪知道向涛接到两份借条,当场就给撕了,还笑道:“咱们是兄弟,还有这么多爷们见证,难道还抵不上一张薄薄的纸片吗?”

  “说得好!”大家有欢呼起来。

  耿宝常听了频频点头,觉得向涛这人年纪不大,但脑子够用,说话还甜得很,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他刚才的话,即加深了和两位债务人的关系,还见解的捧了在场的看客,要他们来做见证。

  最主要的还是提现了他自己的大度,这么一大笔钱借出去,连借条都不收,谁看了能不感动?

  要知道这可是整整三百万巨款,就是此地西城区银行,也不一定马会就能掏出三百万块钱来。

  而有了这么多人作见证,谁又敢不还钱?

  脸还要不要啦?

  还想不想在京城混下去?

  家里家长的脸又往哪儿搁?

  所以有无借条都是一回事!

  “一文钱都没多花,向涛还落了个大大的好”耿宝常觉得向涛又做了桩大买卖。这份豪爽,大度将会在四九城久久传诵。

  还有啥生意能比这更划算的?

  。。。。。。

  这件事真的如耿宝常所想的一样,很快就在京城上流社会到处传扬。

  但只是单纯民间借贷,连利息都没有,就算传的再广,政府也管不着。

  有人说向涛真牛逼!

  也有说向涛心胸绝对宽广。

  还有人银行业者惊叹,现在的个体户都这么有钱了,比咱银行的钱还要多,简直不可思议。

  京大,华清的校长知道了,他们也是吃惊不小,觉得以后还是可以找向涛继续化缘的。

  而那些心存野心的科技工作者们,则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野望蹭蹭的往上涨。

  晚上,没人的时候,苗壮还问向涛,“这个梁国栋去年过年前,还封过北锣鼓巷的门,还把方冰抓起来过,他还做蔬菜批发抢我们的生意,你怎么还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