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争鸣,如今遍地政治家
  徐光启也不是喜欢拖延的,紧接着给杨信准备好了他要的,不过研磨水晶是很费时间的,而且得看两个雇来的工匠手艺。

  好在这不是大事。

  实际上现在眼镜早就不稀罕。

  什么时候有的,是本土产生还是外来的,这个很难说,但至少大城市里眼镜店已经是标配,这一点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大英博物馆的一副明朝古画。画的是苏州商业区街景,就跟现代眼镜店一样,一个试镜的站在柜台旁戴上他的新眼镜,而柜台內掌柜正殷勤介绍。

  至于凸透镜就不值一提了。

  中国考古最早的凸透镜,发现于汉朝古墓中,而且摆明了是当放大镜使用的,周围还镶一个金框。

  所以制造真很简单。

  中午杨信留在徐府,然后徐光启请了一个人来……

  “浮丘老弟!”

  徐光启笑脸相迎。

  “玄扈兄!”

  后者还礼同时看着他身后的杨信和陈于阶。

  “瞻一,守诚,快见过浮丘公!”

  徐光启说道。

  杨信和陈于阶同时行礼。

  “瞻一无须多礼,至于这位是?”

  后者看着杨信说道。

  “晚辈杨信,字守诚,正在此帮徐公做一件献给陛下的宝物。”

  杨信说道。

  “你是否献过一次?”

  那人似笑非笑地说道。

  “浮丘公明鉴,晚辈的确为方阁老做过一个大明八纮一宇仪,并且献于陛下,还得到陛下召见。只是晚辈又想起个新东西,名为千里镜,能令人视数里之外如在目前,此物可用于战场上,以助我大明剿灭建奴,故此求得徐公相助在此制作。”

  杨信说道。

  那人继续那种表情,然后点了点头。

  “玄扈兄,小弟来此途中得知尚有公务正待处理,故此特来告罪,待晚间再邀兄一叙以赔罪,若瞻一有空不妨同去,至于这位……”

  他看了看杨信。

  “就不敢劳烦了!”

  他冷笑着说。

  说完向徐光启一拱手,然后径直那么走了,搞得老徐一脸尴尬。